《顺呼世界潮流》一课的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孙甜甜
[导读] 《顺呼世界潮流》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篇,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和高考的常考考点。本课不仅关系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还关系到这些知识背后的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力量的消长。
        孙甜甜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一中 云南省 红河州蒙自市 661100)

        《顺呼世界潮流》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篇,是学业水平考试的重点和高考的常考考点。本课不仅关系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还关系到这些知识背后的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力量的消长。为本课写下反思,是为了更好的联系中外文化历史,更有效的指导学生做题得分,培养民族抗争、创新、进步精神。
        本课用两种文明的碰撞:18—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导入新课。然后用四个篇章来讲述本课:第一篇炮声惊醒帝国梦,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篇中体西用学科技师夷长技以自强;第三篇维新变法立宪政 “ 变亦变,不变亦变;第四篇痛定思痛求共和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本节课值得学习、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1、亮点是:用材料解读的方式突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熟悉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四个篇章中串联了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讲解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活动和结果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还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本课创新的地方是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采用设置情境、设疑解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3、本课在历史学科外延主流思想的培养也做得很好。通过对西学东渐过程中先进人物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学习他们敢于直面现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
        4、本课解决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难点是如何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本课不足的地方有:
        1.教学流程设计有高度,有难度,适合层次好的学生,不适合本校阅读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的学生。
        2.本课的教学流程中应该加入一些学考题,高考题,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和试题对接,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
        今后备课教学的一些想法。
        1.要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备好每节课,重在知识点教授和解题训练、对学情学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训练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备足学情,有力调控课堂节奏和气氛,尽可能多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性、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高考训练;并且培养他们的文科思维,重在与高考对话;同时顺利完成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2.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达到熟练做高考题的目的。还要注意每节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改变自己不适合学生的教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不实施大满贯,采用课堂限时训练;针对学生情况,根据其知识点的掌握和思维的高度分层个别辅导,辅导以高考真题和高考模拟题为导向。


        4.要紧紧团结在教研组周围,以备课组为中心,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多读多问、要多做题,加强信息技术、多研究高考大纲、多做高考真题。
        只要本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坚持认真写教学流程,写教学反思,相信自己的教学定能更上一层楼。
        
                                                                                                                                                       字数:1405
                                                                                 2020年10月1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