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潇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摘要: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密不可分,本文以农林类高职KM学院教师为调查对象,从从思想政治观念、教学能力水平、教书育人态度、为人师表风范、服务社会意识等五个方面对师德师风展开了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从党建工作形式、内容、制度等方面提出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路径。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师德师风建设
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党建引领着师德建设的方向,是师德建设的统领和灵魂,师德建设又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托,密不可分。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里面明确指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建强教师党支部,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建好党员教师队伍,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19-12/16/content_5461529.htm]从中也可以看出党建的引领对于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进入新时代,为了更深入地探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我们以一所省属高职院校(以KM代替)为例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1 基本情况
1.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KM学院,该校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是一所以农林类专业为办学特色的职业院校,目前在职教师约600人,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该校教职工展开。
1.2调查过程
我们于2019年下半年对该校教师展开了问卷调查。根据该校专业特点,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农林类、经管类、计算机及其他艺术类等三大门类,每类随机选择30名教师,另调查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等任课教师)10名。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1.3调查内容
我们从思想政治观念、教学能力水平、教书育人态度、为人师表风范、服务社会意识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将调查对象分为职称和教龄两个类别,分别是初级、中级、副高及以上;1~5年、6~10年、11~15年、15年以上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表:
1-1问卷调查研究情况表
2.调查结果分析
2.1思想政治素养总体向好,但有待继续提高
在这次调查问卷中显示,有96%的教师认为自己经常看国内外新闻,所有教师都对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这说明高校教师经常关心国家大事,在政治立场面前头脑是清醒的,但是仍有33%的教师表示自己没有经常进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会议讲话精神等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这表明,仍有部分教师不太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对于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活动缺乏关注和参与,如果不对此类问题重视,那就有可能会给整个高校教师群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扰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应更加注重其思想政治素养的继续提高。
2.2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自我认同感较高
这是本次问卷调查中得分较高的一类项目,有98%的教师认为自己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有89%的教师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这些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师近年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较高,并且热衷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及其他业务水平,比如科研、参加技能大赛等认同感较高。
2.3教书育人态度端正,但并没有完全落脚于教学实践中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不仅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传授,也更加强调了育人的功能,比如课程思政的全面铺开。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有89%的教师认为专业教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很有必要,但是仅有3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有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这就反映出,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教书匠”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地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更多地应该承担育人的功能。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很少有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应如何进行育人的工作,在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时,有的教师也提到自己的困惑,他们甚至认为现在的课程思政就是让他们又讲专业课又上思政内容,进行这种简单生硬的1+1式的结合。这反映出,当前仍有很大教师对我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思想理解不够深刻,需要纠正他们对于课程思政存在的理解上的偏差。
2.4为人师表风范水平较高
从各项指标反映的数据中来看,为人师表的平均值较高,说明多数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比较好的榜样。教师懂得为人师表,言行举止得体,生活作风正派,能够以身作则,遵循学术道德规范,这些都符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基本职业规范,也是我们在调查中愿意看到的结果。
2.5社会服务意识稍显淡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6%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热心公益事业、服务大众,能够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并且有70%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够在课堂上结合服务社会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传授专业知识。这表明高职院校的教师愿意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但是与前面几个方面的师德相比,社会服务方面的得分显得有些低。比如在问道“你愿意免费为社会组织和个人解决专业问题吗?”仅有39%的人选择愿意或非常愿意,这就说明他们在服务社会方面仍然会主要考虑一些实际的物质利益,有酬劳有名利就考虑干,如果无名无利的公益活动则不是十分愿意无私奉献。
3 党建工作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实践路径
3.1党建工作常态化,“1+1”结对重在价值引导
康德曾说过:“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了道德意义。”[ [德]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8.]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需要良好的外部制度加以规范,但是外因最终还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因此,首先应注重的是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并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之中。如果缺乏这种奉献精神,教师就会从自身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作为重点,强调爱岗敬业,爱学生,爱学校。
KM学院在党建工作过程中,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常态化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不仅定期组织党员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还倡导“1+1”的结对活动,即一个党员和一个非党员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一些大政方针,中央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定期组织分享会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创新的做法,使得教职工能够自觉学习相关政治理论,提高个人的政治修养,真正提高了教师的自我修养。
3.2依托党支部开展丰富的专题活动,以榜样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高校教师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并具有单兵作战独立完成的特点,即教师一个人即可完成备课、授课、课后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需要他人合作完成的情况较少,这就极易造成高校教师自成一体的局面。很多教师上完课就走,无需坐班,也没有很多机会与其他教师交流,这种相对松散的联合体不宜于我们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因此,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要善于在党员教师中培育典型,用师德楷模来感染教师,通过树立榜样,用身边人让教师意识到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引导教师树立对学生的责任感。让教师用优良的作风带动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用优良的教风赢得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
KM学院近年来依托党委组织部及各教工支部开展了师德专题报告、先进事迹宣传会、优秀教师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规范、职业生涯规划等都融入其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让教师之间加深了交流,用身边人的鲜活事例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3.3完善考评机制,建立教师师德档案
好的制度是促进群体健康向上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对教师的选聘应首先对其进行师德考核(包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等),教学名师及教学能手的评选也应该把师德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使师德教育逐步深入人心,成为教师自身的需求,进而促进教师的师德意识和师德水平的提高。
为了促进学习的师德师风建设,KM学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师德量化考核体系和配套的管理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规范管理,把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与职称评审、干部选拔等相挂钩,并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从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同时,该校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党员民主评议、师德调查问卷、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行考核,对优秀的党员教师及普通教师进行表彰,引导全体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3.4突出专业特色,强化社会服务意识
高校不仅是人才培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服务。教师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和优势,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这里的技术支持不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盈利性行为,而是通过知识创新,技术服务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即成为物质文明的建设者也要承担文化传承和引领的社会价值引导的责任。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KM学院党委还注意发挥本校的农林专业特色,组织党员专家团队带领广大教师奔赴贫困山区、帮扶村镇等地进行技术输出和技能培训。一批批的教师在党员专家们的带领下,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带给社会,为促进广东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让教师们体会到了服务社会的意义,更让他们增强了自我价值感,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社会,服务社会,回馈社会。
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师德师风则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有了强的师资队伍,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无疑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建也将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如何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19():103-104.
[2]杨清.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带动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科教导刊[J].2018(7):74-75.
[3]张玉波,王琳,周洁.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对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J].2018(2):17-2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5]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
http://www.gov.cn/xinwen/2019-12/16/content_5461529.htm
[6]钟得英.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2(1):11-12.
[7]刘立,王东强.立身·立学·施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针对性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7):121-123.
[8]许秀银.民办高校以党建促进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教育现代化[J].2019(1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