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诗菁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摘要: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学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协同育人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教育理念的深入实践。
关键词:育人认知;学生思想;协同育人
1进一步提高协同育人的认识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班主任(以下简称班主任)是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因此,充分调动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思想政治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纷纷设立了党委学生工作部,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相对应二级院系中的学生管理部门还未完全明晰,工作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2.2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认识还不到位
尽管班主任“学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定位在一系列文件规定中已经明确,但是班主任对于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没到位,一定程度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专门的部门工作,平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是以专业指导为第一要务,参与思政教育的意识不够,思政育人的认同感和驱动力有待提升和激发。
2.3学生专职辅导员配备仍显不足
伴随高校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专职辅导员数量配备明显不足。一定数量的兼职辅导员工作成效尚待检验,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2.4班主任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意识不强
班主任在科研指导、价值取向、学识涵养、师德师风等方面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同感非常强。而学生辅导员更多的是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辅导帮助,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担负了一定的管理职能。从学生辅导员自身来讲,和班主任团队的交叉、融合并不深入,导致了两方在学生日常教育上不能很好的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的意识不强。
2.5学生心理问题频出
学生同众多本科生一样面临着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和困惑,这种迷茫体现在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现阶段学位授予标准愈加严格,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情感问题倍显突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近几年学生心理问题频出。学生作为高学历人才,本应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与过硬的心理素质,但是部分学生生命意识薄弱,对生命敬畏感不强,这些现象值得引起充分的重视。
另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班主任的考核难以量化,更多的是一些软指标,例如学术氛围营造、团队文化建设等,制度化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及完善。
3做好学生协同育人的具体措施
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是学生培养和教育的主要目标,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班主任和辅导员需在以下四个方面共同参与、同向而行。
3.1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积极参加思政类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领;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和谈心谈话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党团及学生组织活动。
3.2优化学生培养条件
建立健全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建设特色团队文化,鼓励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与校内外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拓展实践创新平台,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和竞赛活动。
3.3努力形成客观科学的考评机制,正确分析评判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业绩
班主任的工作业绩是否等同认定为一定量和一定等级的教学业绩,与学校现有的人事考评和人事分配制度有效对接。我们还需要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考评体系,这个要以所指导的学生成长成才的变化状态作为监测指标,指标数据就从大学生核心素质报告书制度信息平台采集,以大学生的六大核心素质为主体采集范围,以客观的、动态的学生成长数据作为基础量化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业绩。根据工作业绩,目前我们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认可是给予一定的现金报酬,因为报酬不高很难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每个专业教师都有担任班主任的职责使命,班主任的工作是属于教学工作很重要的部分,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量应该算作教学工作量,根据工作业绩,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相应的等同教学工作量,这样在学校现有的分配制度下才能真正让每个班主任有充分的积极性、高度的认同感和光荣的使命感。
4努力用好现有的资源和政策,形成更加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让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三方都有愿望和动力共同提升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学校的办学资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还有社会影响力、校友资源等隐性资源,我们要把这些资源的绝大部分重点用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用于广大学生和广大教师身上,这个是优化内部分配的问题,我们还要极力地再去争取学校办学更多的资源,这个更是要靠所有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知识成长成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边做贡献一边也在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教师和学生都有满足成长的需求,而“教、学”就是他们共同成长的载体,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教师的主体,更是教育服务学生的主体,如何用好资源和政策,让教师和学生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追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频共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是高校的初心和使命。学校目前的机制政策总体来说是非常合理高效的,但是我认为在激励一线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更加优秀学生方面还要持续改进完善,比如说教师的科研项目如何能对大多数学生学习成长起作用,学校提出通过在校学生参加创新项目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但是在资源配比上还不够,我所在的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参加创新项目今年已经达到100%全覆盖,我们除了学校和省里的财政拨款,还争取了超过财政拨款3倍以上的社会资金,在保证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基础研究经费之外还有相对足够的经费来激励和培育高水平的项目,我们要求每个班主任都要指导学生创新项目,特别要求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班主任要着重指导培育高水平的项目,除了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我们还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辟了相对稳定的企业实验室资源,并且把班主任指导学生创新项目的业绩作为其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分配、绩效奖励、评奖评优方面给予该有的认可。在学生评价激励方面,我们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出台了相关规定,侧重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激励学生要提升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通过3年的试行实施,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并带动其他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对学校、对学院、对教师的满意度也在提升。
参考文献
[1]简福平.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支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5).
[2]秦莹,屈晓婷.新媒体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6).
[3]唐佳鹦.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8(23).
[4]徐园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构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王志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