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军队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唐雨苇
[导读] 为探析新时代下军队院校法治人才的培养,文章阐述了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所在,分析了军事法治人才培养应当立足的重点,提出了要把锤炼政治素养和确立法治信仰同步进行

        唐雨苇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为探析新时代下军队院校法治人才的培养,文章阐述了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所在,分析了军事法治人才培养应当立足的重点,提出了要把锤炼政治素养和确立法治信仰同步进行,要把锻炼岗位实践和学习法治理论密切结合,要把提升法律技能和树立法治思维牢固联系,期待为新时代军队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思考。
        关键词:军队院校;法治人才;人才培养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培养军事法治人才,是我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的基础。军队院校作为新时代培养军事法治人才的主要基地,明确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析人才培养中的困境所在,是军队院校法治教育进步必须考虑的方面。
一、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军事法治人才培养在军队法治化上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中央军委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也提出了全军用强军目标引领军事法治建设,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的要求。
        在风云激荡的世界军事竞争格局中,战争的形态和战斗力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军委有关军队法治化的决策部署,从符合世界格局和我军法治建设内部需求出发,军队的管理模式、行动模式都必须向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发展。军事法治人才,是走法治化道路的基础力量、长远力量、有生力量,能够为党委领导、部队首长依法决策,为机关指导、部队行动、官兵履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能够为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国际军事斗争背景下的法律较量,为我军参与国际维护行动、武装撤侨行动、国际反恐救援行动、国际军事交流合作等涉外行动提供法律保障,满足我军法治化的国际国内现实需求。
(二)军事法治人才培养在院校培养目标上的现实意义
        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对于军队院校来说,让每一位军人确立法治信仰、学习法治理论、树立法治思维,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军队院校在军事法治人才培养上,具有突出作用。院校既要为全军输送兼具军事和法律素质的专业化军事法治人才,也承担着提升全军各类人员的法治素养、培育官兵法治精神的责任。
二、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所在
(一)法治人才培养理念需透彻理解
        其一,法治人才培养理念有所失衡。在以往的法治教育中,存在着将法治理念简单地停留在“重义务轻权利”,向学员传授“法律法规、条令条例都是用来限制学员行为”的片面印象,甚至只将法治教育停留在遵守部队条令条例的层面上,忽视了法律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等的。
        其二,法治人才培养理念不够深入。对于将要从事军事立法、军事司法、纪检监察、法律服务等法律专业工作或走上其他岗位的学员,法治教育都不应当只将教学放在普及法律、了解法条上,而是要从价值导向的方面使学员树立依法治军理念,要把法治教育深入学员的日常工作生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员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法治人才培养师资需增强力量
        从2018年中央军委为延揽社会优秀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军队文职人员以来,连续两年的文职人员入职为军队院校建设增添了力量。文职人员加入军队院校的师资组成,一方面,为军队院校法治教育增添了活力,加强了与地方普通院校的交流,对军队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革新,另一方面,文职人员在军兵种知识、军事部门业务知识、军队院校教育模式等方面还有欠缺,距离真正成长为法治教育的有力师资还需要经过学习,必须在提升政治站位、熟悉部队管理后才能走上讲台。
三、军事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所在
(一)要把锤炼政治素养和确立法治信仰同步进行
        政治素养,在我军人才培养中占有首要地位。党和军队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选人用人原则,对于军队院校培养的法治人才来说,“德”指的就是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培养良好政治素质,是我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重要法宝。政治素养,就是要深刻学习并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军方针,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法治人才培养,必须把锤炼政治素养和确立法治信仰同步进行。在学习理论知识、法律实践运用中坚决听从党的政策方针的指引,坚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国内外的法律知识成果要进行甄别性地学习,在接触国外法治理论时要坚持应有的政治站位,在可能发生的国际性反恐处突事件、涉外军事活动和国际军事交流合作等国际性活动中既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也要坚守政治立场。
(二)要把锻炼岗位实践和学习法治理论密切结合
        从本质上来说,法治人才培养是为了培养学员的法律思维和利用法律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是经世致用的学科,军队院校法治人才的培养也是为了在建军治军中发挥作用。不光要为法治人才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更要使其能够将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灵活联系,解决部队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法治人才培养,必须把锻炼岗位实践和学习法治理论密切结合。军队院校法治人才的培养,具有专业要求高、针对性强、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在院校教育中,要设置针对不同岗位的法治教育课程,要坚持从部队中来、到部队中去,积极开展与人才培养方向相关联的军事单位的交流,推动实践与教学相联系,真正达到为军队法治化建设输送可用之材的目的。
(三)要把提升法律技能和树立法治思维牢固联系
        对于军队院校的法治人才培养来说,教育既要外化为运用于实践的法律技能,也要内化为行政处事的法治思维方式。前者是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处理相关事务的法律操作技能。后者则是在行政处事时体现内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法治信念等。
        法治人才培养,必须把提升法律技能和树立法治思维牢固联系。要注重法律英语、法律文书写作和法律辩论等法律技能的培养,要引入模拟法庭、法律服务问诊、案例教学等创新教学方法,也要注重把新时代的军事法治化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融入到法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对于国防和军队法治化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形成自我规范和驱动,将法律职业伦理作为原则性指引和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56.
[3]于航.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供军事法律人才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5(06):22-26.
[4]凌宏.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之管见[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28(03):120-121.
[5]郭向军.加强军事法治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16(04):8-13.
[6]武玮迪.军事院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