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和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石敬美
[导读]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生存的基石,劳动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很多教育家都有深入劳动教育展开研究,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很多新颖的思路和见解。
        石敬美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小学  山东  济南  250109)
        摘要: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生存的基石,劳动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很多教育家都有深入劳动教育展开研究,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很多新颖的思路和见解。当代社会如果人们不具备正确劳动理念,表现出劳动教育偏见,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现实中很多人都存在厌恶劳动、鄙视劳动的问题,这种思想态度甚至影响到了年纪不大的小学生。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本文将展开对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劳动教育问题和应对办法,旨在改善小学生的内在,让小学生能够健康、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应对方法

前言:虽然我国已经推行多年素质教育,但大环境仍旧表现出对应试教育的追求。学校教育的重心是智力教育,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没有考虑综合发展就无法迎合时代需要,表现出对新课标的尊重。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份子,如果教师没有予以劳动教育足够的尊重,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当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
        笔者曾经对自己所执教的班级进行过调查,得知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参与过家庭劳动,不知道怎么使用洗衣机、电饭锅,也没有自己叠被子,不会洗衣服、洗袜子。这一现象表现的就是对劳动教育的忽视。
(一)没有劳动教育观念
        事实上当前的整个社会氛围都存在漠视劳动问题。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认为,出力的事情是不光彩的,动脑的事情才是高尚的。除此之外为了考取好的学校,让学生能够上更好的班级,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往往只看中学生的文化课程成绩,没有表现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平时更看中的只有学生考试成绩、考试排名,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完全由家长操办。
(二)得不到劳动教育支持
        当前国内小学劳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配备劳动教师。没有足够的课时,甚至是基地、教材也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1]。有资料显示,超过95%的学校没有劳动教育课专职教师。劳动课程教育方面,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安排课程课时,大多数时候劳动课都会被其他学科教学占用。小学阶段没有专用劳动教材,教师往往随机应变,根据当天的需求自行设计活动[2]。因为缺少理论层面系统、规范的教学大纲、教育知识引导,所以教师也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劳动能力。
(三)缺少评估标准与计划性
        当前很多地区的学校都没有表现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认可与支持。往往上级部门提出要求以后,学校才会开始筹划。活动的举办方法、方向、内容、体量和形式完全由学校教师自己设定。缺少相应的评价导向系统无法保障活动有序推进。社会实践课更像是整理桌椅、清扫垃圾、开学拔草活动。无趣、简单、有限、狭隘的劳动模式、劳动场所并没有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
二、解决当前劳动教育问题的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必须将劳动教育纳入到我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础。


(一)改善家庭观念
        首先必须改变家长落后且错误的劳动教育观点。要明白的是劳动教育属于生活教育内容[3]。家长必须迎合时代要求,做好教学观念转变。贯彻与体现以孩子可持续发展为追求的原则。教师决不能忽视其他学科教育、不能轻视其他学科教育,必须表现出劳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度,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收拾房间、洗碗、洗衣服等活动当中。家长本身并不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很有可能不够科学,表现十分落后。此时就需要学校做好组织,引导和更新家长教育观。用研讨会、家长论坛等方法,实时更新家长教育观和思想。在多样化的劳动中,助力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素质全方位成长。
        其次要鼓励学生主动劳动,让学生能够形成劳动意愿。有了爱劳动的前提以后,学生才能够在劳动中感受与理解劳动的创造、喜悦之情。家长平时需要为孩子创造足够多的劳动条件、劳动机会,使用合适的强化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劳动。如让孩子独立打扫房间卫生,打扫完可以观看一个小时动画片。每天帮助家里刷一次碗,持续一个月,下个月奖励100块钱零花钱。这样的劳动过程可以带给学生劳动喜悦、劳动成就之情。
        最后家长必须体现自己的榜样力量、榜样角色。想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意义,发现劳动的美德,需要家长主动出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比如包水饺、蒸馒头、烙油饼、凉拌菜、炒菜等,让学生模仿和形成家庭劳动意识,让学生爱上生活,爱上厨房。
(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
        首先学校必须准备完整的劳动课时,并且还要组建专门的劳动教师队伍。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实践场所、教育基地,购置劳动工具,合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让学生能够有劳动的机会、劳动的场所。比如在教学楼后方专门开设一块场地,每个班级负责一小块场地,在场地中学生自行选择与确定种植的植物,用这样的过程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活动理解与感受。
        其次一所学校应该有劳动教育负责人,可以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自然科学等学科整合教研组。按照学生的身体与身心成长规律,制定低中高学段劳动实施方案体系,让学生的劳动技能循序渐进,不断提升。比如低年级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题活动,学习用品常整理、整理课桌、系鞋带、学习做值日等简单的劳动;中年级开展“我为校园做点事”的主题活动,每日划片打扫校园、楼道、学习垃圾分类等校园服务劳动;高年级开展“社区服务我参与”的主题活动,走进敬老院、尊老敬老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等广泛劳动,让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与体验中增强劳动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加强日常劳动管理,约束学生行为和表现。比如每个学期末,结合平时对学生劳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和劳动素养进行多元评价,写出自评等级、家长评语、老师评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结语:教师需要体现出教书育人的本质功能与作用。将劳动教育当做是载体,深化劳动教育,展现劳动魅力。

参考文献:
[1]张随学,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9(26):13-15.
[2]胡倩云,简述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意义[J].才智,2019(24):82.
[3]陈林,卢德生.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及保障[J].教学与管理,2019(17):11-13.
[4]鲁教基发,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2019-0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