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 翟小庆
[导读] 学生在中学的整个美术学习生活中,除去成绩,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占据整个教学过程中较大的比例。而目前许多中学美术的教学,总是会流于形式,
        翟小庆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木钵初级中学    745705
        摘要:学生在中学的整个美术学习生活中,除去成绩,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占据整个教学过程中较大的比例。而目前许多中学美术的教学,总是会流于形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美术教学教学与如今新课改的要求大相径庭,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学生中学阶段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导致教学的成果不够理想。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围绕学生本身作为课堂的主体,因地制宜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成绩的同时,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创新;策略
        
        就目前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升入到各个阶段的教学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成绩的要求,更看重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而在中学美术这一教学内容之中,新课改要求必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把这视为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对于学生进行了足够的创新能力培养,才可以让学生产生自身的创新思维,逐渐形成完善的美术主体意识。但如今大多数的中学美术教学总是有些过于传统,非但不能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甚至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了一定地阻碍,这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会影响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求美术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关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教学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
一、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部分问题
        1过于传统
         哪怕是在新课改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中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目前依然面临着其过于保守、传统的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并不收到家长以及学校方面的较大重视,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改进也就一直迟迟不来。到了今天,大多数美术课堂还依然在使用数十年前的那一套,教师拿着粉笔讲,学生抱着课本听。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非常不适合学生美术学习的,甚至与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美术教学的关键并不是教会学生各种绘画技巧,而是在学生正在形成自己三观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欣赏、教会学生创新。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得学生关于美术创作的思想宽度收到限制,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会变成教师对于美术认知的一种延续,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2缺乏系统性
         当前的中学美术明显缺乏系统性[2],中学教师们大多都只是展示并绘画一副美术作品,让学生们进行临摹。在这样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采取较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只是简单的对美术中的绘画技巧进行了教授。这种教学模式十分缺乏系统性,太过于片面,被教授的学生很难产生自己对于美术的认知,获得创作美术作品的创新能力。这显然与当前新课改的要求相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于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不同于语数英等课程的教学,美术的教学从来都不单单是学习成绩的教学,也不只是绘画技术的教学,美术教学需要教师有科学的教学计划,而新课改对于这一方面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课改在要求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下,需要教师们要对美术的教学不断摸索探究,寻找都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主要的策略有如下几条。
        1创新课堂内容
         老师拿着粉笔讲,学生拿着课本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有些落伍。

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下的教学中已经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尤其是在中学的美术课堂之中。中学阶段的孩子们,仍然拥有者强烈的好奇心,一味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得学生对课堂没有兴趣,失去好奇心,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甚至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需要在美术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将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再以此为基础上对学生的美术技艺和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美术教师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保证每一堂美术课都足够有趣,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搜罗各种美术有关技巧或是著名的画作相关的视频图片,将这些内容结合课本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1]。这样便可以在学生充满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创新能力与思维。
        2用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教师教学,学生就可以学会。创新能力的产生更多的是在学生自己的思考之中,自然而然的生成,所以教师们需要考虑如何在能让学生为每一堂美术课产生更多的思考。其中,用有关于美术的内容设计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就是一个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教育作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本中出现的画或者雕塑进行探究,从中找到并回答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每一个问题都要由教师精心设计,并进行引导,让学生能更好的在课堂中思考,用越来越多的独立思考代替填鸭式的被动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同时这种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课堂充满活力。
        3正确的教学点评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心理发展阶段,比起幼儿期的他们会有一个成熟的心理。但在这个他们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会有很强的自尊心、叛逆心,这些各具特点心特征正是印证着中学阶段的学生们渴望得到他人关注,得到他人认同的特点。而教师们就可以尝试利用并把控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并且有营养的教学评价,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以此帮助教师展开教学工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之中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赞扬,不要吝惜鼓励的词语。这些鼓励可以对学会说呢过今后的美术创新提供巨大的动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创新能力[2]。在对优点进行鼓励的同时,也要及时地指出作品之中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同时,能更好的接受自己不足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这样正确的教学点评,可以帮助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相当巨大的动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期待美术教师为他们准备的每一堂美术课。
        4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美术课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绘画技巧的提升也同样重要。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们可以很好地去调动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并以此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主体,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注意到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兴趣爱好,应当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来开展阅读教学。将课堂从学生们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课堂。为此,教师们应当对课本画作等内容进行搜索和筛选,从中找出能够激发学生热情的细节,对此内容进行延伸,使用多媒体课件或是外出观赏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出课本中所描绘的场景,或者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介绍,借此让学生对于这些内容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再鼓励学生们进行美术创作,真正创建出一个可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美术课堂,感受到美术之美。

结束语:
        当今社会,家长们逐渐开始重视中学阶段的美术课程。中学美术教师们必须提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解一定的学生兴趣爱好,并以之为基础改善课堂上的内容。而面对这些相对有难度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借此让美术课堂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学资讯/科技管理,2019(13);
[2]张丽娜.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1);
[3]刘华山.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