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为了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的需要,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后勤服务,做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使高校的后勤管理更加规范,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后勤管理方式已经落后于新时代了。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通过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管理,更加科学,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稳定保障大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后勤管理;建设
引言
大数据已经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后勤管理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构建数据库,让管理者在完成工作时更有效。为了普及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后勤管理团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整个高校的发展不断升级和完善,国家对高校提出了更多建设性的要求。高校教师和学生也需要辅助后勤管理,获得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因此,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提高。
1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对于高校来说,后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为高校的教育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另外,也可以帮助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因此,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教育活动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高校需要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全方位信息化建设。
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水平,优化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有助于高校各项教育活动的发展,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后勤效率,优化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下,可以充分提升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水平,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从而优化教育服务。
2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年龄稍高
对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来说,其中显著的问题是工作人员的年龄一般都很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开展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为了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是否拥有专业人才很重要。后勤管理人员年龄大,素质玉石混淆,缺乏专业管理人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受到制约。即使投入一部分信息化管理设备,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所投入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的功能受到限制,也就是说相关信息化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浪费高校投入的经济资源。因为高校的后勤管理者年龄大,学习能力有限,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受到制约。这显然不利于高校的快速发展。
2.2信息化建设没有得到重视
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后勤管理的辅助技术,但是作为网络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高校已经开始建设信息化,但思想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度。后勤管理团队中缺乏专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者有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但在信息化建设中,往往力量达不到,很多管理者只是理解表层意思,没有体现信息化建设的便利性,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后勤管理中的优越性。
2.3信息化建设体系不健全
高校的后勤管理普遍存在不健全的问题,从某些层面来讲,信息化建设能解决一些普通方法的高校后勤管理问题,但是后勤管理涉及面很广,不健全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会导致整个信息化建设出现问题。虽然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使得信息化管理在日后的使用中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2.4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
各种技术的发展都与相应的人才密不可分,由于对后勤管理信息化技术方面存在误解,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以致于技术化管理方面人才紧缺。在相应岗位上,工作人员也普遍存在人才老龄化严重、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的问题,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掌握仍有欠缺,使得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设受到了严重阻碍。
3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应对策略
3.1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及后勤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充分重视的话就不能成功。在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也是如此。只有提高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信息化建设才能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发挥真正作用,如果有成果,可以让后勤管理人员学习、运用,使后勤管理人员继续提高技术运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3.2完善信息化设备的建设并强化应用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不能只靠技术发挥的设备也不行。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显著提高,需要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加深对信息化设备的了解,合理、科学地运用设备的各种性能,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给师生带来最大的方便。
3.3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
为了保障后勤管理的信息化,需要技术性的专业人才。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只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参加,信息化建设才能在高校后勤管理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发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提高后勤管理者的职业综合素质,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适应时代的人员发展。从后勤员工的角度来看,从业务和意识两方面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和自身效率的管理水平。管理者需要综合调整和加强,建设现代化高校后勤管理人才队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的管理和服务,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3.4后勤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
后勤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工作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将服务管理理念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整个高校后勤工作体系进行完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基础设备支持,还需要对相关细节进行优化,对工作模式的信息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现代化大数据模式能够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专业化处理形成规范有效的信息源,满足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相关需求。在构建相应体系时,应对数据进行收集并整合分析,保障后续的数据管理及信息系统监督的有效性。
3.5强化以师生为中心
要想将信息化建设的效能进行提升,就要在高校后勤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做到以师生为中心,并将高效后勤管理的现代化体系进行建设并完善,全面优化服务效能。高校后勤的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将师生特点及需求进行结合,将自身服务工作体系进行逐步的完善,做到人性化、科学化,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并满足现代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需求。要通过电子个人记录及信息档案的方式,对师生信息(包括生活习惯及需求等)进行收集,并将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作为后勤工作的改进目标,这一方式对高校后勤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为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向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描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点,提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提交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后勤管理人员,完善信息化设备建设,培养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人才,制定总体规划,开展专项研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结合后勤管理和信息化技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强化。
参考文献
[1]对提高高校后勤管理质量的认识[J].黄发源. 西北医学教育 2018(01)
[2]浅谈新形势下的后勤管理控制[J].朱永明.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2020(04)
[3]校园外卖发展中后勤管理的问题和对策——以广东省45个高等院校为例[J]. 邱宪雄,周瑞贤,林拯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4]大数据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策略分析[J]. 苗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