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复红
贵州省都匀市第三完全小学 558000
摘要: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创造社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人文素养
引言
小学时代应该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无忧无虑和天真烂漫的一个时期,当然也是他们一生的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智还处在发育阶段,还很天真,还很好玩,如何引导小学生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使他们的心智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小学语文肩负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性科目之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开展价值
人文素养旨在让学生能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在道德、品质、价值观优化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也是学生精神品质、情感优化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个性品质塑造的黄金时期,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学科素养能力深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有效契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
国家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虽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善,但是依然没有改变人们思想中“分数才是王道的思想观念”,教师虽然利用了先进的教育资源,但是依然是一味的强调成绩,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传授知识,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学生缺乏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由于老师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式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还处在萌芽阶段,语文本应是萌芽最好的滋养,但是由于受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使萌芽难以成长,这也就导致了小学生的作文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缺乏真情实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人文素养更加无从谈起。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落实策略
(一)以“新课标”为教学理念指导,在教材解读中凸显人文情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在知识探索中得到思维发展、审美情趣、语言能力、文化品质等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材解读探索中凸显人文情怀。例如,教师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集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再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视频展示,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过程中,为学生导入“小英雄雨来”这一语文内容学习。让学生在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内容总结分析中,对文章进行标题分类解读。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文章分析中,让学生说一说雨来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在感悟文章人物个性特点的过程中,凸显文章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注重语文教材中人文因素的挖掘与分析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对语文教材中人文因素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渗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与培养。
(三)深挖课文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理解能力成长的开端,语文应该承担好引航灯的作用。教师应该把课本内容作为切入点,把课堂当作培养人文素养的主阵地,深入挖掘课本中所隐含的人文知识,利用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形成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夜书所见》为例,进行这一文章教学时,对古诗写作背景与古诗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文章情感,并在教学中渗透。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在外游行时所写。在游行的过程中看到秋风落叶,内心感到孤独郁闷;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想儿时小孩捉蟋蟀,因此想到自己的故乡与童年,这时情绪发生转变,由郁闷变为亲切。传统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对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古诗中字词、句子的意思,无法培养学生故乡情,不利于人文素养教育。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应结合插图,配上背景音乐创设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感受古诗中描述的情感与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诉,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时,教师不仅要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结合统编教材的编写思想,在创优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材解读与拓展中,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文娟.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88-89.
[2]刘向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108.
[3]陈文娟.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J].才智,2019(2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