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锐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级中学,广东 五华 514400
摘要:PK文化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引进工作,可以在以下几大方面开展:在教学内容层面,高中化学中通常包含着很多优先原理,这些原理通常体现着PK的元素,因此PK文化可以被引进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形式层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具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和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上的比拼,如小组课题探究、实验操作以及解题能力的PK竞赛,从而在构建活跃开放课堂氛围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将从以上这些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深入引进PK文化于高中化学教学中,以期通过贡献一己之绵力,为诸位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PK文化;引进
PK(Play Kill),源于网络游戏,在网游中是指两人对站,直到一个干掉另一个。经过引申,PK文化的实质就是竞争机制的引入。在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竞争机制的引入,这样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元素,更能在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在相互竞争和借鉴中实现相互学习和相互间的经验传授,继而实现进步。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适当优化地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学生进步发展和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结合原理讲解,引入PK元素
PK文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入,首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这是由于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中存在很多化学原理,尤其是诸多优先原理,其中“优先”就体现着浓厚的竞争色彩。倘若教师在讲解诸优先原理的时候,加入PK元素的形象类比,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跃有趣的因子,更能让学生在形象的讲解中形成一种生动的画面感,继而对化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深化对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高中化学中有优先放电原理、优先氧化原理、优先还原原理、优先沉淀原理、优先吸附原理、优先吸收原理、优先中和原理、优先排布原理、优先挥发原理、优先书写原理、优先溶解原理、优先结晶原理、优先操作原理、优先鉴别原理、优先吸引原理以及优先考虑原理。这么多的优先原理在记忆的时候如果只凭机械式记忆,死记硬背,是要很费一番功夫的。因之,教师在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和印象深化上下功夫,这样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是稳固的。
鉴于PK是来源于网络游戏的,是关于游戏人物互斗而击倒对手的,对应到优先原理讲解上,于是本人就将PK元素带入进去了。
就比如说优先放电原理,在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阴极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越在前的微粒氧化性越强,就越优先得到电子。于是在之后的随便挑出两个微粒来评判哪个优先阴极放电的环节中,我就将PK元素引入,通过形象地类比在阴极放电这件事上,哪个微粒可以小败、打败、重创甚至KO掉哪个微粒,来为枯燥的讲解增添趣味,并加深学生的印象,继而实现知识掌握的巩固。相比于没有引入PK元素的阳极放电优先原理,阴极放电这一部分学生掌握地更好,可见PK文化可以适当引入教学内容的讲解中,为学生填增益。
二、组织小组PK,进行分组探究
PK文化除了能在教学内容中引入,还能在教学形式上注入,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组织一些具有竞争色彩和带有竞争元素的活动,来让学生在竞争比拼中实现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学习进步。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知识的讲解,那么,让学生进行比拼,自然首先考察的就是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学习了。
因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进行课题探究,然后在进行小组间的PK,最后竞选出获胜者,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打造化学高效课堂,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效果。
例如:通常在制取氨气的实验中,我们常用固固反应的方式,那么是否能够用固液反应装置来制取氨气?若能的话,采用什么样的仪器和设备?于是以此为主题,我让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探索,通过编写方案和小论文来得出各自的探究结论,并最后演示出各自的探究成果。于是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让各组学生进行PK,以展示他们对此主题的探究成果。大家一边对每两组学生展示用固液反应装置来制取氨气的过程进行打分评比,一边获得新方法和新思路的吸取,从而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了探索的兴趣和知识的积累。大家更是学到了别样化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式,这对于学生化学学习进步有促进作用。
三、评比实验操作,强化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科,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传授工作,还要做好实验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素养。因之,引入竞争机制的其次环节就是组织实验操作竞赛,通过品评学生在做实验时的操作是否规范、流程是否顺畅、变量控制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创新发现和拓展,来评比谁的实验操作更好。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实验探究的兴趣,更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强化有积极作用。因此,PK文化同样要寓于实验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创新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增强做铺垫。
例如:在做石蜡油分解实验的时候,本人就让两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操作,大家观察评比谁的实验操作更好。其中,后来获胜的那位学生认为,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流程顺畅并不足以击败对手,实现优胜,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实验素养,大家都能够做到,于是他打算另辟蹊径。在平时大家做这一实验的时候,就发现了此实验的时效性较差、实验时间较长的问题,于是这位学生在平日里经常思考改进之法,他通过向我提问和上网查阅的方式,了解到硫酸铝作为此实验的催化剂会有不错的效用。于是在此次实验中他就用到了这种方法,使得实验时间缩短了,实验的时效性也提高了。
四、比拼解题能力,促进互鉴进步
学科教学的最后,还是要落到解决问题上来,除了要促进学生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还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上同样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解题比拼中实现解题思维的相互借鉴、解题思路的相互学习和解题方法的相互吸取,从而实现解题能力的进步。
例如:在一次解题教学中,本人向大家出了一个问题,并选出两名学生进行作答: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组成的是()A.空气B.石蜡C.氨水D.二氧化氮气体
其中一位学生很快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大家对其又快又准的解题能力颇为赞许,于是该学生传授解题窍门,即要从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差异方面进行对此题的分析。因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此题要选D. 二氧化氮气体。这就体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素养的重要性。学生在竞争中实现了解题窍门的借鉴,这对于其学习进步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PK文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入,要在多方面、异层次进行自然渗透。其中多方面指的是教学的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思维能力强化等方面,而异层次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这两大方面。总之,为学科教学注入新元素、增添新活力,是每一位教师所应积极开展的重要活动。我们要继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创新的新思路,并不断自我反思,以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长足发展。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有赖于广大教育者的孜孜追求和无私奉献,愿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王天誉.抓住高中化学学科特点 掌握相应化学学习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
[2]李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
[3]李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