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
镇雄县实验中学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在用应试教育来教育学生,但是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因此就需要老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合理的把应试教育变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篇文章将根据本人的想法来谈谈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和做法。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有很多的教师可能对新课程改革没有完完全全的理解,因为他们觉得新课改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必须要将过去的应试教育全部推翻,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出现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但是这种想法却过于片面了,如果没有考试成绩作为参考,那么根本就无法说明学生的素质有所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所有老师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所以作为老师,更应该改变的是过去应试教育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并不是要完全推翻以往的应试教育。如今教育事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考试的侧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了考验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上,正因为在这种改变下,高分低能的现象才不断有所改善。所以说,对学生进行考试和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并没有矛盾。
那么作为一名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应该如何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化学考试呢。有很多老师拥有着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的化学课本和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倒背如流,因此也很清楚的知道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老师就直接将这些重点内容灌输给学生,对最基本的原理和知识却很少提及,这就是纯粹的变成了为了考试而考试,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是新课改要求的素质教育却并没有得到提高,当跨入高中的时候一切又不得不从零开始。所以,当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先让学生了解基本原理,然后可以适当地带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一些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加优秀了,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还对化学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学生的初中时期是一个智力因素快速发展、非智力因素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就一定程度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可以说是一种先天性的学习能力。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道德情操和性格品质等后天可以培养的个性特征。
对初中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大部分老师都持两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老师认为只需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就行了,只要让学生的智力因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就会有很大的进步。而非智力因素是跟随年龄的增长在不断改变的,学校和老师并不能在这方面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有一部分老师又认为只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才能算有了提高。我个人认为后面的观点才是正确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一方面发展得不好的话,就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所以说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应该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那么在化学学科上,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方面同时发展呢?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这里面有光的变化、颜色的变化以及形态的变化等等。教师们就可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就一定能让他们对化学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形象生动的讲解的同时,可以列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课后再适当给学生布置一点作业,当他们成功解出来题目之后会非常有成就感和喜悦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把学习化学变为自己的习惯和爱好,那么这种对化学的兴趣就会变为学习化学永远的动力。所以只有共同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1、注重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
有一句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只有真正动手体验过了,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素质教育要求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多初中化学老师都只是重视卷面得分,觉得实际操作能力并不是很重要。其实不然,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快速的形成化学概念。化学教学中是不能离开化学实验的,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为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外来奖励都无法比拟的。化学实验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最好的载体之一,在化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把动手的机会真正交到学生手里,让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让学生能更好的将知识融会贯通。
2、注重化学学科的课外活动
化学课外活动是在化学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的,为学生开展的用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所以,它和课堂教学是有区别的。首先,化学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于化学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其次,化学课外活动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化学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素质教育中,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点,第一是课前的预习,如果学生做好了课前的预习,带着预习时候不懂的问题去进行课堂学习的话,效率会非常高。第二就是课后的回顾,这是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老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和思考题达到让学生巩固的目的。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这个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一定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此老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进行适当地调整,在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实现对学生在初中化学学科上的素质教育。
五、参考文献
1、刘建才主编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2、尹晓鹏主编 浅析化学课程中的素质教育
3、程显燕主编 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