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标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东平中心小学 353602
摘 要: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小学阶段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学习阶段,是帮助学生奠定各科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积极更新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打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的关系,比较活泼好动,对周围的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和天性,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极其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加其学习的动力,才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小学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许多小学生因为其学起来有些枯燥和乏味,对数学学习有一定抵触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学科的最终教学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上将“学会”变成“会学”,以此来为学生充分展示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应用性,让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欢乐而又轻松的学习氛围是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关键所在。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占据小学生的80%时间,启对小学生来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在目前的许多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导致学生发展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点[1]。首先,课堂气氛沉闷。小学中的部分学生,特别是男同学,特别希望受到教师和周围同学的关注,经常会在课堂上做点小动作以吸引大家的注意,而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纪律,不得不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教育。部分同学由于自身的认知对教师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使得师生关系变得僵化,从而导致课堂气氛也变得沉闷。其次,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趣味性课堂中,要利用创新型的教学策略,就意味着与学生进行较多的互动,许多教师在这一点上是很难做到的。他们虽然拥有着大量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主观上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仍然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去教育学生,致使最终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原则?
教师在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要分清教学目的和趣味性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小学数学的最终教学目的,不能因为单纯的想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教学,这样会偏离小学数学的根本教学目标[2]。
其次,教师在应用趣味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的特点相符合。在高年级的小学生的实际数学教学中,应该重点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感受到数学科目的魅力。
三、数学教学中趣味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巧妙运用“拟人化”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原本抽象化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拟人化,让小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用一种更加亲切和熟悉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的时候,面对这一既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点学习,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
并且对此类复杂的概念,学生非常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对其的理解和记忆很难准确掌握。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解此部分知识的同时,将分数上下的两部分比喻成“妈妈背着孩子”的形式[3]。这个场景是每个小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场景,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对分数这一概念进行回顾和加深理解,也能够在此基础上,激起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二)合理采用“故事化”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师有时也可以采用将数学知识或者数学概念故事化的教学方法。适当将数学知识点放大或者缩小,人为的在故事中制造一些矛盾,让小学生像听故事一样去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利用好故事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轻松,让小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内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4]。
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时候,由于这部分内容会涉及到较多以往学习过的图形面积公式,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图形公式为学生讲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将不同的平面图形当做不同的家人,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拆分,得到不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多个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三)积极借助“比方化”教学法
小学数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的原因,其认知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均不足,对部分数学问题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会影响部分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比方化”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数学符号变得容易理解,在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又能缓解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5]。
例如在讲授《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连加和连减部分应用此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在356-150-56这一算式的运算中,教师就可以将356这一数字比喻成一条小蛇,而将56比喻成小蛇的尾巴,如果去掉尾巴正好可以得到一个整数300,利用这个整数再进行计算就会容易得多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于连减数可以随意变换位置,但是差不变的这一数学理论的理解。
(四)有效利用“游戏化”教学法
小学数学的趣味性课堂的主要教学策略就是,通过增加课堂的趣味程度,进而增加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所以,对于实际教学来说,趣味性的增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说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接受能力及爱好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与数学有关的游戏。教师要在游戏的编排和设计过程中,为学生注重加入部分数学知识,让游戏有数学知识能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学到数学知识,也能让自身的其他综合能力得到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6]。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趣味性课堂的就教学策略主要是以“趣”为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接受能力出发,积极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更新和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刘东升.富有趣味: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追求——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新授课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20(07):26-27.
[2]王云霞.数学课堂运用趣味教学法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21-22.
[3]王多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J].学周刊,2020(13):67-68.
[4]张立宏.小班额环境下农村低年级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20(07):77.
[5]顾兴林.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3):121-122.
[6]邱海余,丁洪娥.构建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方案分析[J].才智,2020(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