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传辉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更直观的对物理情景进行描述,将整个的物理过程直接的呈现出来,可以直接对数据、图像等信息进行处理,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动态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们有更强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大幅度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我们就对中学物理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就怎样去进行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导言:
进入世纪以后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在快速的更新着,终身学习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人们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不断接受那些新事物,中学物理教学同样也是这样,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信息技术作为这一时代的代表性技术已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更是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面稳重就对中学物理教学怎样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了探讨。
1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1 标准化教学过程的展现
为了能够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必须要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人员还有学习的目标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展示以及讲解,进行习题训练和案例的拓展,还可以用来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的标准,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有条理性,有更清楚的逻辑,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的容易。
1.2 提供丰富内容,激发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可以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冲击,特别是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来说,能够通过许多的形式将物理规律以及现象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给学生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将许多的案例融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习会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
1.3 模拟真实再现,深化知识理解
中学物理教学的有些内容是比较深奥、抽象的,知识由教师进行口头的讲解有时候是很难说清楚的。就比如说运动中的加速度以及追击,虽然学生们可以掌握计算的方法,可是有些学生对此了问题的认识其实是比较模糊的,没有直观的认知,很难进行知识的迁移,而光学以及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去观察具体的规律和原理,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
2 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他们个人的经验、水平,还有教学的理念,选择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会对其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模式下都是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在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和学生们之间缺少互动,学生们不愿意提问,课堂氛围也比较的沉闷。相关的研究也显示,如今的物理课堂教学都是只重视理论的灌输,而不重视教学实践以及发现;对于多媒体的应用也不够合理;知识的传授只是依靠学生去死记硬背,只是重视学生解题能力、解题技巧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则不重视。总而言之,也就是没有体现出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范围,学生们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教师一定要进行转变,要改变教学的理念和方式,要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强化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
3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演示实验教学
作为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能否成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最根本因素,通过多种样式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体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这么重要,但它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有一些实验(如电磁感应)的效果不是太明显,可观察性受限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辅助教师把演示实验的过程以及现象更准确、更清晰、更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例如在演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实验时,可知道当保持粒子速度不变,改变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越大,轨迹半径越小。保持磁感应强度不变,改变粒子速度,粒子速度越大,轨迹半径越大。为了非常清晰地将这一渐变过程和运动轨迹状态展示出来,我们同时用投影仪演示Flash动画并通过改变参数模拟上述过程。这样一来,学生们对“洛伦兹力不改变带电粒子速度的大小既不对带电粒子做功和洛伦兹力总与速度方向垂直,起到了充当向心力的作用”的结论印象非常深刻。可见用信息技术辅助演示实验的效果是很显著的。
3.2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宏观物体的运动、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状态的变化都是物理学研究的比较多的内容。传统的方式下一班都是通过挂图、语言来进行说明和描述,有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的效果也不够理想。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大大的改善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动量》一章中,关于物体间的碰撞引起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就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两个小球碰撞过程,即相遇接触→相互作用压缩形变→形变逐渐恢复→两物体各自运动,用动态模拟的方法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就容易观察、想象和理解了。又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演示两物体碰撞的各种情形:两物体碰撞后两物体均静止;两物体碰后一个静止,一个运动;两物体碰后均同方向运动;两物体碰后一个反向运动,一个沿原方向运动。通过分析讨论,定量得到出现各种情况的条件和规律。这样就会使学生对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了解和把握得更加准确、深刻。
3.3 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媒体样式的练习教材,使学生的反馈得到同步传输,从而使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反馈,调整教学进度的时间点大为缩小。而学生的课堂练习也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边学边做,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向学生进行反馈,并将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问题放到多媒体工具上,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讲解和答疑。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个体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使所有学生能共享学习成果,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也可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习差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有作业的详细分析,有每道小题的得分情况及每个人的得分情况,直观清晰的用图表表示出来。具体到每道题还有每个选项的选择情况,对老师讲解时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有的放矢。每道题的正误名单,一目了然,在提问学生时,老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每次的作业都可以生成一系列的详细数据,如练习中的错题收集等。对学生个人而言,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即每个学生都有一套数据,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数据采集,可以为每个学生进行各个维度的评价,生成学生个性化的数据包,对学生有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对老师可根据数据可以精准教学。也可用手机拍摄物理实景播放,在课后也可鼓励学生用手机或数码相机拍摄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感到困惑的物理现象,然后教师可将视频集中起来在班级同学们之间交流讨论,这些方式的采用必然会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然后能勇于创新。信息技术它最终将成为辅助学生认知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4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广,随之信息技术对中学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必要。因此物理教师应努力掌握网络技术,尽快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小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探究[J].2017.
[2]贺明月.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D].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