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基
福建省福安市老区中学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提出来的。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分支,为化学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其主要内容有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分层教学
引言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不仅仅要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还应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分层教学法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有效结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学生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品质、身心状况、心理素质、接受程度、学习基础、基本智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上述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将难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布置适合这一层次学生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展开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成就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化学学习信心。学生是课堂主人,使用分层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关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感受,这于学生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其积极性。化学知识是一门研究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了知识接受程度,对化学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理解不同,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于比较深入的化学知识可能完全不能掌握,而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掌握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这对树立学生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导入式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什么是导入式分层教学?这是指教师利用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出要学习的新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导入式的分层教学法,向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然而,教师在进行导入式分层设计问题的时候,不仅要与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结合,还应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氧气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氧气有怎样的物理性质?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提出来的。紧接着,教师可向学习中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分析氧化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以及会产生怎样的化学现象?然后,教师针对班级中学习好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出怎样的化学问题?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将问题解决。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层
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足准备,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考虑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上都学到相应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划分,根据实际情况把教学内容分为简单、中等、难三个层次,在课堂教学中,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掌握不同的学习内容,其他学习内容作为了解,让他们都能体会到在学习过程所得成功性,这对于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来说都有很大好处。化学知识的抽象特征比较明显,包含了很多实验研究,所涉及到的领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常接触的,理解这些化学知识自然会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更是不能掌握其中奥秘。使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初中化学教师更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教师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重要的是能够改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作业分层
作业布置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初中化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事实上,有很多学生对基础概念知识理解很透彻,但在做题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找不到突破点,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不会举一反三。习题练习能够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学习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这样的效率比较地下,不能让学生得到高效的训练,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习题,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比如,以“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相关习题为例,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可以只要求他们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对于中等生而言,可以要求他们把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反应的所有步骤详细表达出来,对于优等生而言,除了完成以上基本任务,还可以对问题进行延伸和拓展,让他们更深一步的探究相关化学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有效的锻炼,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发展。
(四)利用分层教学进行课后评价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后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课后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水电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难度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训练。教师可以为学习好的学生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如负极入水后,负极的离子反应与正极流失的电子分别是什么?对学习一般的学生,教师可提出有一点难度的问题,如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和两个电极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可提出简单的基础问题,如电解的概念和原理分别是什么?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学习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学生探索完问题后,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当然,评价的部分不仅仅包括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还有利于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在有效开展化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庄欢,王兴.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87.
[2]赵永军.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9(23):42.
[3]孙颖蕾.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4]安玉珍.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7):144-145.
[5]缪陈亚.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策略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8(03):58-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