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抽象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徐良超
[导读]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基础学科,逻辑性和严密性是分析数学问题的重要要求
        徐良超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夏庄中心校223001
        摘要: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基础学科,逻辑性和严密性是分析数学问题的重要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现在数学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增强学生基础逻辑分析能力的方面初中数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方式,以达到提升学习者思维能力的效果。从本质上来看,初中数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思维成果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时,要对学生的基本特点有明确了解,从而将数学思维能力贯彻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现阶段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在新课标下的出发点。因此,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正是迎合了这一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的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思维.而抽象素养培养就是为了解决学生无法抽象思考数学知识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成绩,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重要意义
        抽象概括能力是指能从事物关系和结构描述中总结出具有特定关系和结构的一般模型的能力。抽象思维、归纳思维薄弱是中学生群体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归纳思维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点所在。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思维引导、对比分析、概括总结等教学环节来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够逐步具备抽象性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授课时,授课老师先引入一道例题进行讲解,学生对这个特定的问题有比较好的理解以后,再做类似的题进行推广,这几道题不需要太难,维持在例题难度就可以。等学生做完之后,按照题目要求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知识点的应用,解题思路等。在抽象概括的实际应用中,思考和总结是十分关键的部分,授课教师要注重这方面技能的开发。当然,对于抽象性要求比较高的立体几何而言,教师要通过实物模型与几何图形投射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立体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肉眼观察甚至手部触感来逐步提高对抽象思维的“敏感度”。例如,教师在讲解立方体时,可以先引入教室的正方体空间概念,然后结合教室的立体空间来向学生讲解立方体的棱、角等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抽象立方体的现实存在。


二、抽象素养培养策略
        (一)设计精妙问题,培养逆向思维
        巧妙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浪潮,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借助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启发。通过层次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从而找准重难点的突破口,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逆向思维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余角的相关知识点时,如果教师提问:“∠A+∠B=90°,则∠A和∠B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就会觉得十分简单,相应的思维也得不到发散,而转变问题:“∠A和∠B互为余角,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反过来就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更有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二)巧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抽象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如小组合作探究,巧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代表进行说题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抽象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掌握数学知识,平时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积极运用抽象思维思考数学问题,最后集体归纳总结,以说题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而不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脚步走.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在授课内容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过渡的转移过程中,大多数初中生思维方式的跟进是比较吃力的。如果学生只是观察授课教师提供的立体模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往往学生的认识受到观察到的面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引入Matlab、Flash等建模、绘制工具,授课教师在课前制作相应图形的三维模型,在上课时给学生展示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各种角度的视图,或用纸制作相应观察角度的二维或三维模型加以验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视图之间的关系,又能锻炼学生的画图能力,建立起手、眼、脑协同操作的联系。
结束语
        初中阶段抽象素养的培养是一项艰难的、长期的任务,抽象素养的培养也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应带领着学生向数学更深的奥秘处进行探索.保持抽象素养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修正去适应学生,同时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科学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数学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白北平.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18(24):85-86.
[2]王宁.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9.
[3]殷文国.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