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锦囊 囊中有“数”    ---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和有效利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幸坤燕
[导读] 由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完善,
        幸坤燕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小学,重庆 万州 404020
        摘要:由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完善,小学生在做数学题目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且出现的错误都非常相似,有些错误是一错再错,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刘少奇曾在自己的著作《人为什么犯错误》里说过:“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的犯错误,只有在不断地错误,不断地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扩至大千世界,缩至日常生活,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小学生,学生做错题应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应有正确的错题观,允许学生出错,宽容错题,延迟评判;着力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题,整理错题,分析错题,及时订正变错为对。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题集 有效利用  
针对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做错题的情况,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错题集,把平时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习题都摘抄到错题本上,并进行整理、概括和分析,充分重视并发挥错题集的作用,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帮助教师自身及时发现教学问题等。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错题集,探索收集整理并有效利用错题集的方法和策略。
        一、为什么要建立错题集?
学习数学时,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懂,但到自己练习时,总感到困难重重;在做作业时,许多题目老师讲过了、自己做过了、甚至考过了,却无从入手;在测试或考试时,同学们都会有做错的题目,也许下次考试还是会错。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是我们学习中的知识漏洞。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知识结构的残缺和认识上的盲点造成的,平时做习题很少进行反思,做错时只就题改题,不能对知识系统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如何学会解题回顾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起数学错题集——那是数学学习的“锦囊”。
        二、什么是我们要收集的错题?  
错题是教师教学中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的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题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题是十分正常的。当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错题”唯恐避之不及,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做的难题才是有价值的,而对于粗心做错的题目就不太在意,高估自己“粗心”的题目数量,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为自己的错误找出合理的解释。
所以我们要收集的错题包括:难题之错、粗心之错、混淆之错、遗憾之错、似非之错,但是不应该是偏题、怪题。如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长方体面积题目:一间房间的长是15米,宽12米,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这种题目学生做几次基本上就错几次,就属于易错的题目,一定要收集下来,空余时间就看看,想想,总结错误原因。
        三、怎样建立错题集?
建立数学错题集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1、“两必登”原则——有错必登,典型必登。?
2、摘抄错题要及时,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模拟试卷,都要做到错题不过夜,养成收集整理错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把它当成是数学学习的必经之路。
3、错题集分类:可按题型分类,从而化繁为简,集中目标;可按错因分类,从而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4、错题集的建立及格式:
(1)一本A4打印的活页簿,方便对错题题型等进行归类整理。?
(2)原题:将做错的原题“抄写或粘贴”于错题本里,这是收集错题最首要的一步;
(3)错题:将第一次独立完成的错误解题过程“抄写或粘贴”于原题下方。
(4)归因反思,纠正错误:老师在讲解正确答案时,反复强调并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解题的正确方法或思路,特别抓住题目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错题集能否顺利建立和进行(这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和学生统一认识,并有决心坚持。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是对自己缺乏耐心和信用而造成的。只要坚持去做,善待错误,学生们将会欣喜地发现,错误变得越来越少,也很快会从烦琐的错题整理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信心。
    四、怎样有效使用错题集,变“废”为“宝”呢?
1、指导学生经常阅读,反复思考。
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平常要学生每天有计划地抽出一点时间,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或重新做一遍错题,这样就使每一道错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成绩自然会有大幅度的进步,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2、指导学生考前集中看,做到复习有侧重。
如果平时把错题只是在试卷上订正,复习时随手翻看试卷,这样看起来节省时间,其实很乱,注意力会被分散,而且一眼看到订正过的答案,总觉得会做,复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每一次大考前,务必拿出错题集,把自己曾犯的典型错误集中“扫描”一遍,遇到有不确定的,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做到不带任何疑问上考场,这样就可以以最佳的状态做好防范,迎接考试。
3、指导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不同的学生整理的错题一般不同,总结反思的深度、广度也存在着差异。那么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错题集”中的优点。通过交流,学生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同时要做好总结。一定会受益非浅。另外,我还把优秀生的个性化的错题本在班上展示、传阅,以供学困生学习,达到全班共同进步。
4、学期、学段整理,形成“精华本”、“极品本”。每个寒暑假可要求学生对本学期的错题集整体把握,用大眼光去审视这一学期的错题集,按类别再筛选、整理,形成这一学期的“精华本”,实现了错题由“厚”到“薄”,由“半成品”到“成品”的过程。如果学生再能纵观整个初中的错题集,再整理完美,再形成“极品本”,如果使用好了,整理成册,将成为学生最好的参考资料,到那时那就大概可以发表了。?
“错题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善待错题”也是促进学生“立志向、扬志气、强意志”的重要举措之一。数学学习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是他们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人无完人,老师有时候也会说错话,何况是一个小孩子,不妨让我们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一个激励的评价,让他们不仅改正了错误,从中懂得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智慧,逐步变得聪明起来。教师能用好“错误”这剂苦口良药,为数学教学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潘登;梁宇;张丽.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24)
[2]邵何霞.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应用.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0)
[3]田云.建好错题集?学会反思学习[J].现代阅读.201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