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琼
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吴阳中心小学,邮编524559,
摘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学生知识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慢,毫无学习兴趣等现象。目前,尤其是农村数学教育一直被“认为一门严谨无味、繁杂枯燥的学科。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现状切入,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兴趣的重要性,并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兴趣课堂;教学现状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帮助。现阶段,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再加上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了极大压力。因此,课堂效率的提升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困境
1.1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课堂效率不高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和教育观念差距较大,农村学生的数学启蒙较晚,数学基础普遍不如城市学生,数学课堂上表现为气氛沉闷、活力不足,学生极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且后进生的比例更大。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花费精力把握好教学的平衡,只注重培优,会导致后进生持续掉队,只注重基础知识,又会导致一部分优等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这样就会陷入“学习教学双低效”的困境。长此以往,不光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提升,甚至还会打击教师的自信心。
1.2学生数学兴趣缺失,对知识的探索欲不强
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如城市家长先进,一部分家长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甚至还会出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低,无法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在部分农村地区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和引导的情况下,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游戏中去,从而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抵制等不良情绪。
1.3教学方法传统落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一味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但是碍于教学水平与教学观念的限制,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僵化,教学内容容易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乏味感从而厌恶数学学习。
2打造农村小学数学兴趣课堂的建议
2.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合理规划教学安排。
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包括设计吸引学生的情境导入环节,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小组交流讨论环节以提高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环节,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把握住学生的能力。教师要针对个别后进生,可以发挥互帮互助的形式,使学生产生帮助同学的兴趣,不仅自己学习了一遍,还能提高学生的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2.2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课堂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
近年来,国家积极发展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在农村小学都配备了多媒体的教学设备。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农村老师意识到通过多媒体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多媒体教学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的,通过直观教具演示的信息,制作出符合这节课的多媒体课件,由计算机大屏幕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关注力,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同于教师讲授知识的学习过程,相比之下,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的效率。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中,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学习,能增强竞争意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逐步提升。例如,在“整数乘以分数”的练习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相关计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相关训练,将学生按4-5人一组的方式分组,同时保证每组学生的水平基本相当,且小组内有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以实现优生带动差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复习和训练,再对相关题目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训练、小组讨论后,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学生举手向教师示意。教师集中对每组学生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上给予解答,消除学生的疑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小组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表达水平,而且提升了学生间的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4丰富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农村小学应丰富教学资源,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掘生活中教学资源,为学生设置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人民币的认识”这堂课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组织学生去农村的市集,让学生购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如玉米、绿豆、黑豆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农作物的价格,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认识人民币,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效率。教师通过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2.5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在学校常使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此辅助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农村小学也应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关于圆周长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圆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的图形进行辅助教学,从而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关于圆周长的知识。
2.6引入微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不难发现,数学知识的概念性很强。尤其是在立体几何和平面图形等知识的学习中,单纯依靠教材和板书,学生很难理解空间和平面概念。但在引入微课后,教师采用知识动态转换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数学理念,让学生自发进入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海量的微课教学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例如,在图形周长、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边长、长和宽等概念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计算操场、乒乓球台和篮球场的面积和周长,借助微课的辅助教学功能,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结语
农村小学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都远远不及城镇小学。教师往往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学习热情及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改革机会和条件。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的学习需求,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并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创建最为适宜的教学模式,以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胡景堂,刘宁宁.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现状与方式探索[J].教学探究,2018(18):51-52.
[2]王咏华,宋新.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对策思考[J].学生之友,2011(09):125-127.
[3]李春英.试分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与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