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柯山兵
[导读]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其地形地貌等相关地理元素也千差万别,

        柯山兵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湖北宜昌 444200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其地形地貌等相关地理元素也千差万别,现如今仍存在诸多地理环境待探索,地理问题待解决。要研究这些地理因素,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研究能力。而高中地理就是为此打下基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要有目的地学习,培养地理研究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研究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引言
        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所以高中地理是具有特殊性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的不理解,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态、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一、高中地理研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高中地理的学科素养受到了很大的重视(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学科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改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地理课标的要求,高中地理老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让学生建立起“研究”与“知识”的统一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人地协调观,提高自身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其中,高中地理研究能力具体包括发现并提出读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是促进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观察、感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必然渠道之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地理保护意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合理
        由于地理并不是高中生的主科科目,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地理知识的教学,只是为了完成自己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也没有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只是在讲台前机械地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想法,没有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很多学生会因为课堂氛围过于沉闷而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教师应该针对现有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反思,并且要及时同学生进行交流,从多个角度去传授地理知识,变换自己的教学手段,让自己的课堂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重新燃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资源不足
        新增加课堂活动对于地理教学固然是好的,它让学生从传统的学习地理的模式,即机械性地记忆地理知识转变为通过动手来深入思考以及理解地理问题,但是地理研究需要相关地理工具的辅助。而很多学校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因教育资金短缺问题而无法购入理应配备的地理教辅工具,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地理教学工具如地球仪、世界地图等。缺少教辅工具,学生很难凭想象来进行地理研究,这就导致地理课堂活动的效率低下。
三、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一)地理实践能力
        首先,设计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知识终究是为生活服务的。在地理知识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活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地理知识,两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把教材中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抽象的概念等融合到现实的生活中。

这可以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此便做到了学和用的转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运用能力。其次,以乡土资源为基础,进行地理实践能力的野外培养大自然是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大舞台,高中地理老师可以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以乡土地理为依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以便让学生在实际体验高中到地理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自然地理环境。
        (二)读图能力
        地理地图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和拓展思维,能够从图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把地理信息进行迁移,运用到地理解题中。地理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微视频等,让各种地理地图“动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示世界气候类型示意图,利用不同的颜色闪烁凸显出各个大洲、不同国家的气候带,帮助学生掌握几大气候带的分布,在利用拖曳、放大等功能重点分析某一个国家的气候条件,如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热爱草原、地中海气候等,以及发达的畜牧业和水产业等。学生可以结合澳大利亚的地形图进行分析,把纬度、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等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地理空间思维。信息技术让地理识图教学更加多元化,让地图更加立体直观。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提取相关信息,进而提升自身的识图能力。
        (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精心备课,分析难易程度,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多多设计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师生、生生互动环节,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首先是要求学生要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探究性问题。教师对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因为一个问题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实施过程的难易程度和成败关键。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但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开发思维,由学生自己提出。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以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作为内驱力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的探究。因此,不管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应该以学情为出发点,所提问题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四)更新教学方式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意义上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已经满足不了当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了。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效能的综合课堂。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老师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善。老师应该充分运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包含电子资源和试验资源。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帮助同学们把控知识上也可起到很大的帮助。多媒体可以把地理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展现给学生,更加直接地展现全面的地理图像,提供学生不一样的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冲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还能促进多学科发展,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实际上培养锻炼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方法远远不止以上所述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合作,在生活中实践,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不断摸索新的使学生地理能力得到全面培养的教育方法,从而高效完成高中地理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吉振.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7.
[2]刘增.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60.
[3]纪玉鹏.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81.
[4]张建忠.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59.
[5]张继煌.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7(16):33-34.
作者简介:
柯山兵(1987,11-)男,汉,湖北鄂州,本科,二级教师,高中地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