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
湛江市第十七中学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会稳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教学实例,就如何有效的将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有效性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美术教学中本身就带有一部分情感教育,但如果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仅仅简单的传递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情感的共鸣和生活的感悟,不仅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目标,还更容易引起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的排斥心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学困生”。因此,美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将德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美育与德育综合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中,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单纯地在课堂上讲授与书本相关的知识,很少进行课外拓展以及人文意识观念的渗透,使得美术教学课堂生硬、无趣。教师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元素巧妙的融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尤其是小部分“学困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多种多样的美术文化,体会到不同民族美术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在当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美术文化的璀璨绚丽,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学生时期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塑造,特别是对于那些小部分的“学困生”。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融合了作者潜意识里的思想感情,包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甚至上升到对国家的热爱,在渗透德育教育的美术教学下,教师会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对美术作品的深层次意义进行鉴赏,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3.有利于转变“学困生”的学习观
“学困生”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将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德育的相关元素,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有针对性的培养那些小部分的“学困生”,只要让他们意识到教师的关心与用心,就会逐渐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转变学习观念。
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1.将德育教育目标渗透于美术教学目标当中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来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美术教师的教学目标通常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展开。教师可以在此目标基础上融入德育教学元素。
首先,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目标中,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将思想道德修养融入到美术教学目标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作者的故事,以他们为榜样,提升道德修养。例如,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如何克服贫困潦倒的生活最终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从而激励学生在困境中也要不懈努力、不忘初心,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意义重大。最后,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目标中,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丰富学生美术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2.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要想实现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深入渗透,教师必须首先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首先,教师要在关注每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尤其要着重关注“学困生”的心理,课堂上应该多与他们交流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耐心的给予帮助,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心怀敬意,进而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与美术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教学当中要以严谨的工作的态度上好每一堂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向学生展现出自身的美术素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而言,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更能唤醒他们内心对美的共鸣,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美术鉴赏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现中西方多种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搜集一些美术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中深刻的领会到美术作品的内涵,从而激发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有效的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着重关注“学困生”的发展,让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从而做到将德育教育真正的渗透到美术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覃于桢. 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探究[D]. 广西大学.
[2] 黄明全.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3).
[3] 朱志英. 浅谈学困生的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下, 2009.
作者信息
姓名:陈菁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5、11
民族:汉
籍贯:广东.湛江市
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湛江市第十七中学
职称:一级
研究方向:德育
邮编:524044
收件地址及电话:湛江市赤坎区海滨大道北153号湛江市第十七中学 1881300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