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 ——以双差生小嘉的转化为个案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 盛红霞
[导读]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
        盛红霞
        深圳市南山区荔香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统领着整个学校的教育。本文笔者尝试用德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倾听和关爱的方式成功转化双差生的真实案例,来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案例讲述了一个曾经几近失足的少年迷途折返后正在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教育故事。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希望这一案例能够跟其他德育工作者以有意启迪。
        关键词:浪子 迷途 关爱 倾听 转化
         一、浪子
        刚刚入学的小嘉同学是典型的双差生,就是学习和思想品德都不好的学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因是复杂综合的,但家庭问题居多。双差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纪律差,长期受到大人和同年人的冷落,歧视和嘲笑,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叛逆的心理,缺乏自信,对外界极易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核。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颗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谅解和信任的心。这样的孩子他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他在学校里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呵护,尊重和理解。
  2015年,我从初一开始带新一轮的新生班主任一个星期后,班里来了一个叫做小嘉的学生。报到那一天,我跟他妈妈在小会议室坐下来,简单几句当中就了解了大量的信息,小嘉成绩不好,爱打架,尤其是跟我们这个年级另外一个班的学生只要见面就必然打架,在小学已经打过无数次了。我问为什么大家上课都一个星期了,怎么才来。他妈妈说他是没有学校收的。不要说,我知道他是怎样一个学生了。果然,开始上课了,各科老师投诉纷至沓来。作业不交,上课睡觉,提醒他,他还吹胡子瞪眼加跳脚。迟到更是家常便饭,逃课也不在话下。更别提准时交作业,上课认真听课这样的高要求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妈妈突然来跟我请假,说他爸爸因被别人陷害,涉嫌贩毒重大案件,现在请假去见他爸爸最后一面。我感到太震惊了。我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回来后,孩子的表现就更差了,精神状态也很不好。可以理解,他哪里还有心思学习呢。

二、交谈,倾听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最能施惠于他人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 [1]
很快开学就一个月了,学校的运动会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我了解到他擅长体育,擅长特技自行车,我找到他,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在开幕式上展现自己的技能,我要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他表现的机会。开幕式结束之后,在操场我们进行一次深度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当然是有关于他的爸爸。我小心翼翼的问:“去看爸爸了?”“嗯”他答。没有回避这个话题。我知道谈话可以进行下去。“他跟你说了什么?”我问。他对我说:“你要照顾好家人。”“你怎么回答?”我接着问。“你自己出来照顾家人,我不会帮你照顾家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他这样回答他爸爸。我被震撼到了。孩子这么小,竟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一,表明孩子是多么的无奈。二,孩子是多么希望爸爸可以出来陪自己。三,孩子经历了大难之后的成长是多么的大呀。那天的谈话我以听为主,了解了很多很多关于他爸爸的事情。孩子的表情和语气中,时常表露出童年爸爸带他出去玩,带他去某个地方打球,爸爸跟他说过的那些柔软的话而感到幸福;时常有表露出失去爸爸的那种心痛和无奈;时常又表露出爸爸某些英勇事迹的自豪感和骄傲,爸爸几乎是他的英雄。我听的很认真,时常回应着他,跟他一起幸福,失落,自豪。从那天起我们建立起了信任。我在班里从来没有讲过他家庭的事情,也没有把他当做特殊学生来对待。但我提出了晚上要早点睡,白天课堂不能睡觉的要求。
泰戈尔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2]
老师们对小嘉同学的投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一次在办公室几个老师很是生气地提小嘉同学,我顺口说一句“我们家小嘉”啊,“遭到”全体老师的“嘲讽”和“攻击”。“也太护仔了吧”。我好想跟老师们说,我能不护他吗?但我选择了沉默。只有我知道小嘉的家庭真实情况,只有我知道这个骨头多么难啃,只有我知道我还要长期“温柔”的啃。我知道只有我自己一定要心平气和,更不要当众批评挖苦他,或者变相体罚他,否则必定会刺伤他的自尊心,增加我的管理难度。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精力都放在小嘉同学身上,我们时常早读课就在走廊,自习课就在小会议室,早操的时候就会在操场,或者操场边上的休息凳子上,我就是听他讲:某天晚上,他们又聚集在他们经常聚集的地方,“他们”大多是相同或相似背景的,来自周边几个学校的孩子。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不在身边的,有像小嘉同学这样的家庭的,父母有人格缺陷的,父母经常吵架的,有父母本身就放荡不羁的,家庭放任不管的,基本上是一些缺乏家庭温暖的且没人管的孩子。他们抱团取暖,他们寻求爱和信任,他们寻求心理上的伙伴,他们经常聚集在他们老地方,每天晚上到很晚才离开。听他讲某个孩子的家庭,悲惨又离奇;听他讲谁谁早恋了,彻夜不归,家长发现时,死都不回头。听他讲他们打架的细节,惊心又动魄。有一次,他说昨晚他又打架了,他描述的细节完全不亚于武打动作片中的镜头,当是他被当头一棒,眼冒金花,打得他神都没有回过来,完全靠着下意识和条件反射一直打到最后,他说他到现在头还疼。我就这么听着,时不时表示惊讶,时不时表示困惑,时不时表示理解,时不时表示同情,时不时表示佩服。小嘉同学是愿意跟我说的,说他们发生的一切事情。总之我就是听他讲故事。因此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也了解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更是了解了小嘉的内心动态。我什么也不说,也不评价好坏,我就继续听下去。我只告诉他,我很开心能听到他这些故事,如果在生活上需要老师帮忙,只要老师有能力,老师就一定帮助他。
三、关爱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赫而巴特 [3]
小嘉同学依旧迟到,依旧上课睡觉,依旧被任课老师批评后横瞪眼睛竖瞪鼻子的,或者反复无常。我没有着急,依然“护着”他。我知道有一天,春天总是来临的。因为他每次跟我谈话的时候都是很真诚的,内心深处是向阳的,也从来没有跟我红过脸,只是有点委屈其他老师,但我想也是暂时的。
小嘉同学又在课堂睡觉,被邀请出来后,我陪他在小会议室呆着。“怎么啦,昨天又去老地方了吗?”“没有。”那上课怎么又困了呢。我心里很清楚,即便他晚上没晚睡,上课也是听不进去的,这么多年,他就没有学习过呢。更何况初中的内容在小学的基础上更难了呢。

我是可以理解的。他说我找了一群小伙伴把妈妈的新男朋友打了一顿,因为看他不顺眼,我昨天晚上一夜没睡,一直在想爸爸。我有种莫名其妙的难过。我想起美术老师跟我谈起要孩子们设计一个美术作品,小嘉设计的是一幅手铐,形象逼真,撼动人心。想起语文老师跟我说起作文里,小嘉说自己的爸爸是大哥大,是他心里的超级英雄。他心目“英雄”爸爸刚才离世不久,虽然他爸爸是个被陷害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人,但他给他儿子的爱和温暖是不会少的,更何况在跟我的谈话中,他时不时都会历数爸爸带他做过的事情,给过他的感动,教过他的道理,在爸爸离开后都一一深刻的印在自己的心里呢。他自己也不清楚爸爸做了些什么事情,在他的心里爸爸是被害死的,根本上就是一个好人,根本上就是一个英雄。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这应该是很正常的。我深深的表示理解和同情,我觉得小嘉同学是这样的一个内心向阳的好孩子,爸爸留给他那么多美好和温暖以及教给他那么多正能量的道理。这些都是小嘉说给我听的。我坚定地相信他爸爸一定是被陷害的,死得太无辜了,对一孩子的伤害太大了。但这一次我一定要让他明白:无论什么情况我们不能碰毒品,是吗?碰了毒品那些人都不是好人,对吗?你看爸爸这样的好人都可以被陷害。没想到他表示赞同,并且告诉我,他恨透那些贩毒分子,他一定要为爸爸报仇。他想去当警察,去抓那些贩毒分子。还跟我分享了他们那里有个村子就是专门制造毒品的,他以后要去端掉这个毒窝。对于我来说,幸福来的有点突然。我就说了一句“我支持你,但我们报仇的方式很多,当警察去抓毒贩就是很好的一种”。
就在这时,他妈妈来学校找他了。说昨天晚上的冲突,到现在还没找到他,害怕他出了什么状况。他一看到他妈妈,马上“噌”的站起来,一个健步,飞也似地跑出小会议室的门,从操场的栏杆跨过去,消失了。他妈妈满脸的失落和无助,也有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一直摇头叹息。他妈妈看上去俊秀,但由于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面容也是十分憔悴的。他告诉我他的生活基本撑不下去了,才找了新的男朋友,没想到孩子不能理解。他妈妈打电话他也不接,发信息他也不回。我也担心,上课时间从学校操场的栏杆上跑出去,如果他一时激动想不开,或者气愤当头不注意马路上的车辆,后果不堪设想.再说这个时候孩子去哪里呢,他心里该是多么难受啊。我也拿起电话拨通后也是无人接听,我只好通过手机短信给他留言。我说豪仔,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冷静,我可以理解你的困境,也能深深理解你这么小的年龄就要面对这么大的事情是多么的不公平,你知道老师这么多天是怎么对你的,我说过生活上如果有什么困难,只要老师能帮你我就一定帮助你,老师的诺言没有变啊。希望你收到老师的信息一定要回复。很意外,他回复信息了。他说,好的,老师,我下去去上学。下午小嘉果然信守承诺,来上学了,我的心落地了。我对他说,你真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孩子,老师很欣赏你这一点,以后遇事不要太冲动,可以吗?他点头。

四、转化
  小嘉同学不再跟任课老师冲突了,我也慢慢把小嘉同学的故事说给老师们听。小嘉来办公室的次数慢慢多起来了,有时候是给我送书来的,有时候是给我拿话筒去的,有的时候陪同学送作业,有的的时候也是来跟老师闲聊的。小嘉同学脸上的表情慢慢舒展了,轻松了,愉快了,没有原来的桀骜不驯了,眼神也温柔了很多。自从老师们听了他的故事之后,老师们见到小嘉也热情友好地跟他打招呼,跟他开善意的玩笑。小嘉也慢慢地回应老师们。老师们也发现小嘉变了,变得阳光了,自信了,变得有礼貌了,似乎也变得更帅气了。他开始为班级的事情出谋划策了,也会跟我剧透一些班里我没有了解到但也很重要的一些讯息,比如小D的家庭是重组的,她跟她后爸的关系很不好;小E的爸爸妈妈在另外一个城市做生意,缺少关爱,还专门提醒我要多关注这些同学。学校的各种活动,他能参加的就积极参加,不能参加的,他就忙前忙后为同学做服务。班里同学起冲突了,他总是第一个出来,调节矛盾。后来小嘉告诉我他要离开他原来的那个老地方,他觉得太无聊了,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他不能再这样浪费时间了
  初三刚开始的时候我才知道,小嘉原来没有相关合法证件,难怪当初没有学校选择他,同时他也是无法参加中考的。我鼓励支持他去读警校,去实现他的梦想。他果然听取了我的建议,在初三上学期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去的。大概去警校一个月后他回来学校看老师,跟老师们谈话落落大方,礼貌有修养,一身正气,老师们个个惊叹小嘉同学的变化。他告诉老师们,他现在在那边当了班长,管理班里的一切,很有成就感。他也感谢学校,在没有学校接纳他的时候,学校接纳了他,让他十分感恩。初三毕业前,小嘉同学给我发来信息,说很想参加初三毕业照,他很想念班级同学,也很感谢老师们对他的教育和帮助。小嘉同学变动自信了,变得有情有义了。我没有理由拒绝他呀。我说我张开双臂欢迎你回来,你是老师的骄傲。
  再后来小嘉走上了工作岗位,每逢教师节,我都会收到小嘉的祝福信息,他还会很温暖的说,老师,节日快乐!你要多注意身体!偶尔也告诉我他今天真刀实枪跟贩毒分子搏斗,他说他抓到他们的那一刻很爽很幸福,但也很危险。我告诉他:他现在做的工作对国家贡献很大的工作,爸爸在天有灵,会保护你的。老师发自心底的为你自豪。我千叮咛万嘱咐他一定一定要多注意安全。有一次,我们班主任有一个活动,我要讲一个教育故事,我告诉他我要把我和他的故事说给别人听,但我不会暴露他的隐私,征求他的意见。没想到他不假思索同意了,而且说老师你要我做什么,让我配合什么我都可以。真的触动到我内心柔软的一面了。小嘉同学,你健康的长大而且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让老师足够安慰了。之后的日子我们每每谈到小嘉同学,都有想邀请他回来给同学们做讲座的冲动,讲他的心路历程。有一次我邀请小嘉同学,他告诉我:老师,我现在还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就是一名义警。因为警察的学历至少是需要大专,我正在准备高考。等我成了一名真正的警察,我一定去做报告。
    好的,小嘉同学,老师祝福你!

结束语:我成功发转化了小嘉同学,学校领导也给了我极大的肯定。从这件事情中我明白了,对于双差生,给于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多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多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建立信任,及时给出合理的他们可以做得到的要求,在教育上做到春风化雨,哪怕他坚如磐石,也可以融化,升华。对我之后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德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1、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伏尔泰
2、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3、有一种温暖,有一种关爱,可以在倾听中慢慢融化,可以在倾听中渐渐升华
4、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苏霍姆林斯基
5、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赫而巴特
6、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丐尊


参考文献:
1.麦克.P.尼克斯博士(英国)著 文化发展出版社 《好好说话第一步:学会倾听》
2018
2.黑柳彻子  日本 著南海出版公司 《窗边的小豆豆》 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