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达拉·明米尔
尼勒克县喀拉苏希望小学 新疆伊犁 835708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得民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初中教学中适当的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还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巨大的压力。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动力,并且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执行者,在实际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穿插德育教育不但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还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此,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初中德育教育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引言:组织初中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意志的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在当下素质教育理念大范围推进的影响下,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工作,并且也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这样也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的知识创造良好的基础。
1德育教育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德育教育都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初中时期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师不能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思想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很容易出现认知偏见的请煤矿。就教育工作者来说,务必要重视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在教学中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充分结合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单纯的依赖不定期开展的公开课的方式是不能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所以还需要将德育教育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渗透,从而推动了初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发展。现如今,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家长和学生都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不高,如果不能切实有效的对上述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那么必然会对初中体育教学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也会损害阶段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效果。将德育教育切实的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1]
2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借助体育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近年来,在多方面利好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并且在很多国际赛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很多的优秀运动员都成为了国民的骄傲。不管是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中所发生的诸多感人事迹,还是在追求更高成绩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拼搏精神都可以作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学的素材,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在实际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的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加以关注,也要适当的在室内组织开展德育教育,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是可以介绍我国的强国地位。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了“名古屋决议”,中国正式返回奥运大家庭,30年来,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引起了世界瞩目,从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成为我国奥运会首位冠军,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了51金21银28铜的骄人成绩,引导学生通过详实的资料了解中国的体育强国之路。二是可以介绍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运动员。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名字、事迹家喻户晓,例如20世纪8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有“铁榔头”之称的郎平,曾经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的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等。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承办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各项世锦赛等,体会到体育的发展与祖国实力的壮大密切相关,增强爱国情感。
[2]
2.2体育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与教师的接触时间较长,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学生形成巨大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师务必要重视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应当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针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规范性的指导,促使学生能够高效的处理各类教学问题。秉承一视同仁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部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针对这类学生群体教师应当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给予鼓励,促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体育锻炼,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穿插德育教育,教师需要以自身的言行来为学生的行为给予规范指导。[3]
2.3建立鼓励制度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新鲜实物都会充满好奇心,并且会具有较强的好胜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加以充分的利用,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在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兴趣的不断提升,教师给予学生能力的肯定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内心自卑的问题,从而也可以为学生后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创造良好的基础。诸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引体向上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完成整个动作,所以会对自身的能力表示怀疑,从而会对后续的各项活动产生畏惧的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的正确引导,对于学生的练习进行规范性的指导和鼓励,不管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标准,教师都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才不会丧失信心,从而能够跟随教师进行后续的练习活动。[4]
2.4开展耐力项目训练,培养坚忍不拔意志
如今的初中生,从小参与的体育劳动较少,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所以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且无忧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骄纵的性格,在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中很难坚持,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如不能及时处理,强制要求学生训练,在情绪的抵触下很可能导致他们机体受伤。教师要抓住训练的契机,通过鞭策和激励,培养学生耐力以及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促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5]
结语
初中体育的教学增加了初中体育教学中需渗透德育教育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石,体育教师在学校运动会、校园课间操、学生课间活动以及集会等各种场合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体育教师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做好德育教育的宣传工作,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学生接触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融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变得灵活,创建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孔秋梅.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180.
[2]郭东文.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6(25):140-141.
[3]梁奕辉.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15(08):103-104.
[4]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运动,2013(16):117-118.
[5]陈新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