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南校区 71006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强化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新常态下初中政治教学效果不理想,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灌输式教学方法。因此,我们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提升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政治文化的代表。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人们的思想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初中政治教育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加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传统课堂下教师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不断灌输各类知识,没有考虑初中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如果教师只专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重视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很多政治教师尝试着转变教学观念。但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课堂上过分强调自身主体性,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目前,政治教材中纳入了一些新知识点,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因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方法的分析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态度去分析和看待任何一种文化,取长补短,汲取其他国家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德国文化。虽然在历史上德国法西斯为了称霸做出了一些丧失人性的事情。但是德国的机械制造能力以及德国人的执行能力和标准制度在全球都是顶尖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学习德国优秀文化,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国内外优秀价值观,并兼顾了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者价值观追求。
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当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其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兴趣
现阶段广大政治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中,过于注重课程进度与学生成绩,从而采取了主导的方式,仅靠讲解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知识灌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扼制了学生思维发展,也让学生在参与政治教学中,认为政治教学过于枯燥,进而失去学习政治教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以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为基础,将培养学生政治兴趣为教学侧重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化教学措施,全面培养学生参与政治教学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而采取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一定的实践性。此外,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动态构建初中政治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地加强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三)、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新模式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和质量,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顺利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颠覆课堂发展的前提需要微课视频的支持。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由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专门制作的教学视频来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制作这些视频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选择与学生生活、当前发展和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它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可以保证学生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例如,视频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掌握初中生的思想动态和当前的政治关切,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爱国情怀和价值观。同时,教师应选择符合初中生需要、与国家民主、繁荣和复兴密切相关的话题和视频,让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社会认同。
结束语
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到问题,积极应对当前社会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文化水平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并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南永锋.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9(26):118.
[2]许卫东.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1):84-85.
[3]邓红.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