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梅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麻城初级中学,湖北 荆门448126
摘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对于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家国情怀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含义是指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等等。初中历史课本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内容,初中历史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就是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将这些家国情怀渗透到教学当中,真正的达到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传统文化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只注重对于知识的传授,对于内容精神的表达并不是非常的重视。这样的教学观念也就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只记忆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历史知识中蕴含的精神蕴意没有太多的了解,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且将原有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也进行调整,以此来达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促使初中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效果。
一、加入相关历史故事,调动学生情绪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不仅仅包含着我国历史,还包含着国外的相关的历史。因为内容过于庞大、复杂,所以很多的历史内容都是一笔带过。如果初中历史教师仅仅是根据课本进行教学,那么很难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也很难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够调动学生情绪,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很有帮助。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历史故事,其中蕴含着的家国情怀非常丰富。初中历史教师只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就可以很好地达到调动学生情绪,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效果。本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就会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以此来调动学生情绪,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例如本人在进行《敌后战场的抗战》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将一些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爱国故事加入到了教学当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爱国情绪。其中我加入了杨靖宇的爱国故事。杨靖宇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东北沦陷之后一直活跃于敌后,不断带领着东北抗日联军破坏日军大后方。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敌后活动,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最沉重的打击。但是最后不幸被日军围困壮烈牺牲。在牺牲之后日军解剖了杨靖宇的尸体,发现他的胃里基本上都是树叶、棉花和枯草等等。在教学中加入了杨靖宇的故事之后,学生们都非常的感动。对于杨靖宇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有了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很多的学生都留下了眼泪,甚至很多的学生都发表了对于杨靖宇先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这样的教学表现也说明了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情绪,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
二、进行情境创设,加强学生感悟
创设情境对于教学内容中精神意识的展现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更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达到促进初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教学目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入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中的家国情怀,促进其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如何进行情境创设也是一门学问,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当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以此来加强学生们的感悟。本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就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以此来加强学生感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例如本人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了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影视剧片段和图片故事,让学生们能够更直面的感受到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屈辱。我将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甲午中日条约的影视剧片段进行了播放,让学生们看到了弱国无外交的困顿。在创设了情境之后,学生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学生们对于那种弱国无外交的那种悲痛、对于国家利益被分割的悔恨有了更深的感悟,这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起到了非常好的影响。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除了单纯的课堂教学之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当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因为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们可以直接的感悟和理解家国情怀,相比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更具有优势。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加入一些游戏来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本人喜欢在教学当中开展一些情景剧表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课本当中的历史知识来进行情景剧本的创设和安排,设计台词、角色和背景,让学生们可以在表演过程当中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其中蕴含着的家国情怀更好地感悟,达到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例如本人在进行《五四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们根据五四运动为背景,创建一个爱国主义青年为了国家挺身而出的剧本。在开展了这一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纷纷都开始认真学习五四运动这一课的内容,对于其中工人阶级、学生阶级为了救国而做出的努力有了更深的认知。在这次情景剧表演当中,学生们的表现非常好,在表演中表现出了一个热血青年爱国救国的风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开展历史事件思辨,加强学生爱国理解
进行历史事件思辨,让学生们站在更多的角度和观点上去进行事物的评判,这样对于学生们爱国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本人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会根据某一历史事件来让学生们去进行讨论和辩解,让学生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例如本人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会让学生们去讨论和交流为什么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被日本舰队击败。学生们在通过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个学生表示中日两个国家在近代都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入侵,而日本可以迅速的强大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各个阶层都有着为国付出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撑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中国当时上层阶级腐败不堪,下层阶级救国存亡意识还未觉醒,因此导致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也因此失败。虽然这个学生的讲解过于片面,但是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思考和辩论,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当中的理解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这样的教学表现说明了开展历史事件思辨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好地开展。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对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充分地挖掘历史课本当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因素,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可以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继而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的,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好地开展。在这个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丽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
[2]魏至祥.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
[3]姚俊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教育观察,20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