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彭宣利
[导读]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常发挥着重要作用。
        彭宣利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第二中学,江西 吉安 343200

        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常发挥着重要作用。思维导图通过直观展示知识框架,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印象,继而巩固对知识的掌握;思维导图还能系统化地展示解题诀窍,从而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解题思路,继而有利于学生在心中形成解题的体系;思维导图还能由一个点发散延伸到大网络,这样的展示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这对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有助力作用。根据思维导图所能起到的这些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将之利用起来,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系统解题和强化思维上取得进步。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用来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图文并重,能够把各个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或主次,或并列,或递进,或因果的逻辑关系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让人系统性而有逻辑性地理解和掌握当前知识框架;由于图文并重,思维导图还允许制作者运用鲜明的颜色、加粗凸显等手法,把知识点中的关键部分建立起记忆联系链接,简单而有效,这对于学生掌握重难知识点大有便利。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是一个十分强大的教学辅助工具,对于我们知识体系有强大联系性和结构性、解题有浓厚的思路和系统色彩的高中地理学科,思维导图通常能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善用这一强大工具,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为学生学习探索进步提供助力。
        一、直观展示知识框架,巩固知识掌握
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传授知识,只有首先让学生掌握好知识,才能进行下面的解决问题和发散思维环节。那么,欲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中,首先就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让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上发挥效用。思维导图因其能够通过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从而为学生呈现知识框架和清晰脉络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很容易就建立起对于知识点的全方位、系统性的理解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推演式记忆,这样的记忆方式通常能够在人脑中形成牢固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学生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大有裨益。因之,教师在讲解知识环节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作为辅助。
例如:在整合自然地理知识点的时候,本人就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框架在电子屏幕上为大家直观展示出来。我主要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大方面展开对自然地理知识点的整合。在思维导图上由一个大树主干延伸出这四大分枝,然后各大分枝又延伸出下一级知识分枝,如大气圈的知识体系包括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布、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大气自然灾害等。在这三个知识分枝下又各自延伸更小一级的知识点分枝,就这样逐级延伸,最后出现具体的知识“树叶”。这样一来,整个知识框架就被系统化地直观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记忆。


        二、系统展示解题思路,形成解题体系
传授知识之后,教学要进行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这主要是指教师要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系统的解题思路。思维导图不论展示什么,总归是一种框架、脉络的展示,那么,除了知识点,思维导图又何尝不能展示其它内容,就比如说解题策略和思路。在高中地理中,解答一些简答题的时候,通常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分点陈述。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用思维导图展示这几个答题方面展示出来,形成一个解题框架。这样一来,学生在解答类似问题的时候,就有了多方面点的考虑,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解题思路,避免了答题思路混乱、不知道从哪些具体方面作答等问题的发生。
例如:本人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了解答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的规律问题的解题思路,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主要分出了三大方面来讨论:
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是一个定值46°52′,即两倍的黄赤交角;
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方,任一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公式为?H=90°-Φ+23°26′;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公式是?H=Φ+23°26′。
在思维导图上主要分出的就是这三大方面,学生在观察这一解题思路思维导图时,就产生了系统的解题思路,这对于学生形成解题体系有积极作用。
        三、由点成网发散延伸,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无论各学科,不分文理,都要进行的重要工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为学生长远的进步发展做考虑的。思维导图还可以展示一个思考点,并由此一点发散延伸出多个思考点,从而形成一个网络,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思维发散的过程,学生在观察这样的直观展示后,能够形成发散型的思维,这对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开放性思考时,可以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做延伸思考,以挖掘新的思考角度,拓展思考面。思维导图有很多种类,其中有头脑风暴式的思维导图,这类的思维导图就是通过发散的形式来由一个想法延伸到多个相关想法,继而启发学生从一个最初的想法中找到延伸点来联想到其它想法中,这对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充分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思维发散上的进步。有了思维导图的辅助,学生更容易以系统化、有逻辑性、全面兼顾的素养来进行学习探索,而教师也更容易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提高自身教学水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引进新颖高效的因子、元素以及工具到教学活动中,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所应积极研究、不倦探索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崔太宗,董国达.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核心知识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17)
[2]王慧超.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