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的强化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杨昌国
[导读] 我国相关的体育锻炼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杨昌国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530600
        摘要:我国相关的体育锻炼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只有学生体能上来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各种运动项目,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应该切实重视体能训练,通过课课练,并且利用课余时间来锻炼学生的体能,比如通过课间操或者运动比赛来提升学生的体能,总之要把体能训练纳入到体育教学的规划当中。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体能练习
引言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本世纪初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比较,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中小学生也因为各种原因“肥胖症”和“豆芽型”学生明显增多。因此,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基本的健康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尽快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摆在我们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教学面前亟需重视的问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必要性分析
        在当代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初中学生往往缺乏运动健身意识,体能下降的趋势也普遍存在。例如他们习惯于依赖电脑与手机,学习之余很少进行针对性的运动。面对这样的情况与问题,需要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思考,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角度,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帮助初中学子在养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的基础上,更好地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自身的体质。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具有充分的必要性,需要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能训练的比重,有效利用基础体能训练与项目体能训练的过程,引导初中学生通过科学参与体能训练,将自身的身体素质锻炼得更加出色。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的强化方法
        (一)、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提高体能练习的重要性认识
        作为体育教师,要让青少年明确体能素质与体质健康的关系,让青少年从思想上重视体能练习,提高青少年体育课中体能训练的有效性,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能锻炼的热情,使他们乐于参与体能训练,这样才会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训练中。而教师要在青少年的体能练习中发挥指导者和设计者作用,使青少年知道:只有经过长期科学艰苦的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发展体能的目的。教会青少年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进行锻炼和调节。
        (二)、科学、有效地安排训练
        因为体能训练成效需要每日慢慢累积,所以,就体能训练问题应该合理、科学地去安排,以此依据预期计划情况长期坚持。就学生个体来讲,应该将吃苦的准备工作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做好。当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之后,老师就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去落实具体的训练目标及训练内容。因为体能训练和过程中需要进行基础训练及专项训练2项内容,为此老师也应该就学生选取好的训练内容去具体筹划,以保证训练开展过程中不会轻言放弃。

既能增强基础训练,老师还可以规划并安排好学生的基础训练及专项训练进行交叉训练,以免学生懈怠。与此同时,就训练内容来谈,需要保证其新颖性和复杂性,杜绝教学内容出现一成不变的情况,这一方面可以调起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会找到新的突破口。总结来看,合理且科学地开展体能训练可以改善学生的体能训练水平,然后掌握重要的体育技能。
        (三)、借鉴先进的体能训练经验
        体能训练的项目千差万别,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地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和方案,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学校和国外的先进体能训练经验和理论。例如,教师可以去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体育教师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体能训练教学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此外,在体能训练这一方面,国外有着先进的经验,更加系统和规范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国外的体能训练模式和训练技巧,总结相关的要点,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提高体能。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倾注更多精力,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就好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正是由于和教师的关系融洽、和谐,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大有益处。体育运动同样如此。学生倘若和教师有良好的关系,就会在课堂上更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参与教学活动,锻炼身体,从而逐渐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实现提高学生体能的最终目的。例如,在学习篮球技术时,因为需要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很多,教师就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看是先学习三步上篮,还是先学习基本的运球动作,再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采取这样的方法,体育教学的效率会更高。
        (五)、制订科学的体能考核标准
        初中体育教师要摆脱唯成绩论,建立多维度、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体系,给予学生有效的训练成效评定。如可提升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日常体能训练;期末分数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让学生摆脱先天体能不足的困扰,勇敢挑战自己,提升体能训练成效。
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我们通过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实践,在有效提升初中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同时,为初中学生培养了良好的运动习惯与体育爱好,从而为他们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职业发展中,奠定了良好的体质基础及运动健身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利用更加健康的体质,去从容应对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种种挑战。
参考文献
[1]翟维.体能练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7.
[2]陶永亮.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226.
[3]蓝荣福.试析初中体育教学体能练习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7):16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