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显日
南宁市第三十五中学530001
摘要: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对美术教育的新要求,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美术基本技能教学,更应重视美育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美育渗透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发挥美育效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育;审美能力
引言: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我国教育部对培养学生的新要求,主要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不仅仅包含初中阶段美术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包括了学生的审美艺术创造、创新等多项学科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陶治学生的情操。可见,在初中美术学科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特别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落实好这项工作。
一、创设情景教学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创设出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美术在初中升学考试当中占的比重不大,所以很多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他们在课堂上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并且开始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话、看与美术关的课外书籍。这些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验着广大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智慧。如果学生对美术课堂毫无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无法开展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工作。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趣味教学,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把学生更好的引入到美术课堂。合理选择教学情景将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帯领学生去看关于美术方面动漫,让学生体会到里面人物是利用什么绘画手段并且勾勒出来的。在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学オ能进一步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一定要唤醒学生的审美和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欣赏许多的美术作品之后,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个人喜好。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不一定所有的教材都适合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选择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学习并且吸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仅关注到作品的表面,要能够透过作品的表面去感受到作者想要给大众传递的美感。这是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美术学习的精籠所在。不管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后,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感受美术魅力的机会,让他们不断的接触各个国家的美术作品,感受不同国度的美术画风。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审美标准,丰富自己的核心素养并且向更高的领域发展。
三、结合作品背景感悟人文素养
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鉴赏时,需要指引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特点、社会习俗等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这样,学生就会很好地感受到美术作品中藴含的情感思想,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品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鉴赏经典作品《向日葵》时,学生在直观上会觉得作品画得很一般、很普通,无法从中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对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作品的画作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向日葵》中的画作特点有“怒放、像火焰、姿态多样”等。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些梵高的其他作品,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梵高创作纪录片,让学生可以对梵高仓作《向日葵》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想要探索的内容,感受到梵高对于生活、艺术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作品《向日葵》,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梵高的创作激情,并从中感受到梵高身上的艺术修养,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提升。
四、增加背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
教师必须改变这一传统的审美教学方式,可以将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融入美术鉴赏教学中,引领学生在了解美术作品背景的过程中,感受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之前,可以先对这幅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学生领略作品中的精神,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基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加入一定的人文内容。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创作,其中更倾注了作者的情感,这也是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介绍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并在鉴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对敦煌彩塑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创作时间、代表作品、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鉴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要认识到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鉴赏教学理念、转变鉴赏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进而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斌. 运用美育资源对初中美术生实施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沈可.美而有术——美术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探索[J].江苏教育,2020(30):76-77.
[3]刘卫城.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