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莹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台小学,陕西 汉中 724300
摘 要: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虽然核心素养被提及多年,可依然有部分教师走不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在小学英语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殊不知英语朗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本文具体阐述重视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英语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从而引起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同行们对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视,或者参考与借鉴本文具体的教学策略,使其进一步增强朗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受益。
关键字:小学英语;朗读能力;提高;教学策略;
一、重视小学英语朗读能力的必要性
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生涯,让笔者习惯于在接手新班级的时候喜欢仔细观察每一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在英语朗读过程中确实存在几种不良现象。也许小学生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有其特殊个性,英语朗读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朗读英语喜欢拖长音或发怪音且不赋予情感;有的学生胆小而害羞,在英语朗读时声音特小,或许是担心朗读不好被教师批评或同学嘲笑;有的男生朗读起来声音故意弄得震天响,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全班同学齐声朗读的时候,个别学生只动嘴唇不出声,表现出懈怠情绪等。总之,关于小学生朗读的怪现象层出不穷。这说明什么?说明重视小学英语朗读能力的培养是紧迫而必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不应该忽视小学生这种不规范的朗读行为,这不仅仅只是不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那么简单,而是对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的,从而影响了其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广大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英语朗读训练,有效引导小学生重视英语朗读,将英语朗读规范化,把英语朗读放在英语学习的重要位置。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
(一)揣摩心理特征,点燃朗读激情
教师要想探求出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必须以揣摩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点燃他们的朗读激情为基本立足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教师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着手:其一,教师要充当学生的朗读典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英语朗读试音与练习,确保在课堂上朗读时声线优美且发音纯正,以及语调做到抑扬顿挫,从而感染学生。总之,教师朗读要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听教师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应付。此外,教师在示范性朗读过程中,事先提醒学生除了静听之外,同时要注意教师朗读的口型;其二,组织学生,实施多种方式的课堂朗读。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朗读机会,千万不要将朗读当成一种教学任务来完成,朗读形式越丰富越好。举几个具体实施的例子:首先,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分角色朗读;其次,让英语课代表或者推荐朗读水准较优质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学生开启领读模式;最后,组织朗读比赛形式,比如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分男、女生的朗读比赛等。总之,要给学生提供英语朗读的展示舞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二)引导学生规范而科学的朗读
对小学生而言,英语朗读主要是模仿,而小学生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科学而规范化的指导。在涉及句型朗读方面,要强调升降调、爆破音、连读以及重音等。注重培养学生按意群朗读的方式来执行,引导学生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不要随意切断词组或句子,千万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停顿性朗读,这是英语朗读最不好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要告诉学生心读的重要性,心读的前提要心听。心听的意思就是教师要极力阻止小学生的一种急于模仿的行为,就是在听录音或者教师示范朗读时,个别学生急于模仿并发出声音,这样不仅自己发音容易错误,还会影响其他同学。因此,在训练英语朗读之时,教师事先应该严格要求每一位同学静听,注意老师的口型,之后才是模仿。总之,教师要一再强调,在模仿过程中,要做到“四到”即为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小学生也许最初无法达到这种高标准,但第一步一定要做到眼到与口到,之后再训练,做到从口到至心到。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最初实行指读,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将单词或句子连读,而不应该一个一个单词的朗读,读到哪里指到哪里,既能集中其注意力,又能训练学生认单词和读句子的能力。
(三)创设奖励机制,提高朗读水准
不可否认,展开多姿多彩的朗读活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一下,各种朗读比赛活动一旦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部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展现出对英语朗读极强的兴趣。比如可以在班级设立一个“英语朗读之星”的称号,依据学生朗读英语美文、英语对话表演等比赛活动的表现,其他同学给予评价与评分,教师设置奖励标准,选出英语朗读之星。此外,对英语朗读有进步的同学,还可以设一个“英语朗读进步之星”奖。这样度过一整学期,大部分学生绝对会对英语朗读有极高的兴致,朗读水平会得到空前提高。
(四)利用英文歌的特色,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由于小学生年龄太小,朗读经验不足,普遍缺乏朗读的节奏感,部分学生甚至在朗读英语过程中开启了怪腔怪调的模式。因此,可充分利用英文歌的特色,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所教学的内容改编为英文歌的形式,提高其趣味性。将课堂内容变换成另一种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将英语朗读中的语音和语调规范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五)“一帮一”朗读法,提高英语朗读的整体水平
整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要想得到整体提升,“一帮一”英语朗读法确实可行。一般而言,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有高有低,教师可以事先进行朗读测试,然后将学生组成“一帮一”的模式,分为两人一组。让英语朗读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来纠正相对较差一些的学生的朗读发音,对较难的句子实施领读。此外,一组之中两个学生各自朗读完毕之后,互相提意见并纠正。最后,教师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或奖励,帮他们树立信心。长此以往,整个班级的英语朗读水平就会全面提升。
(六)立足教材,创设交际氛围
英语教材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最优材料,教师要吃透教材,善于用最合理的方法对不同的文章展开朗读训练,特别是人教版小学英语课本里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又贴近生活。尤其是教材里有大量的替换练习的内容,为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大开方便之门:其一,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同时做替换;其二,教师设定一个话题,由学生编成对话的形式;其三,排演课本剧。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借助手势表情、动作以及道具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让学生表现角色形象,流露真情,朗读的魅力展露无遗。
(七)为学生精选朗读材料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选一些与其生活比较贴近,趣味性较强,朗读难度跟他们水平相当的英语材料,然后推荐给学生。关于朗读材料的选择,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小故事、英语童谣、英语儿歌甚至是绕口令。小学中段以上的学生可以推荐《英语小读者》里面有大量有趣的儿歌与故事。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给该英文杂志投稿。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Dora,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买Dora,小学生都喜欢看。对买了Dora的学生可以利用一些课堂时间让他们进行朗读表演。
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时候,要注重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升。因为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英语发音大部分依赖于对教师的朗读模仿,假如教师的英语朗读不纯正,整个班级的学生朗读水准就是大打折扣。教师英语朗读“乡音难改”,毫无节奏,也没有情感抒发,能引导出朗读水平高超的学生吗?
总体而言,探寻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大量的教学时间里慢慢积累,依赖教师的引导和艰辛付出。只要教师能持之以恒,不断更新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朗读水平,英语教学质量一定会迈出可喜的步伐。
参考文献:
[ 1 ]王金敏.小学英语教学呼唤朗读训练[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一期.
[2]黄和斌.好英语"是“读出来的" [ J ].外语教学与理论,2001年译林出版社.
[ 3]陈静逊·小学英语教学科学研究方法[ J ].英语学报,2015(8).
[ 4]宋春花·浅谈小学英语朗读方法 [ J ] .新课程学习,2010
[ 5 ]程媛媛,王晓申.如何培养小学生朗读素养[ J ] .科教新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