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李娟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第二实验小学,浙江 温州 325500
摘要: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准备,能为规范、轻负、高效的英语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笔者通过多次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导入环节的思维层次。本文运用课堂观察法,在经过积累和记录后,归纳了悬疑式导入、对话式导入、媒体式导入和情景式导入等几种常见有效导入方式如何转变思维提高思维层级。 让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走进课堂变革,帮助学生创建学习的支架,从“识记、训练、纠错”等低水平的方式转换为促进儿童“思考、实践、创造”的高阶学习的课堂。
关键词:高阶思维 轻负高效 以旧带新 导入 有效学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对知识的教学缺少有效铺垫,对学生的学习缺少有效支撑,使学生的学习陷入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状态,将学生的思维层级停留在识记等层级,与轻负优质的课堂要求相距甚远。所以,我们要运用各种高阶思维的导入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旧知,启发学生思维,创设有效的情感,使学生马上产生高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高效的学习,为每一节英语课的开头亮出精彩的第一笔。
一、关于思维能力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人的认知思维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低阶思维(low order thinking)是指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主要用于学习事实性知识或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而高阶思维(high order thinking)则超越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关注学生系列能力的发展,如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自主学习(自我调节学习)、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及协作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学生缺配合
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目标, 导入始终要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服务。这就是教师设计导入环节时,没有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本没有结合教材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有很活跃的导入环节, 事实上这个导入环节并没有为下一步教学起到很好的衔接和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不足,活动设计牵强
有效的导入设计一定要从教学主体——学生从发,教学有效性也要通过学生的主体实现。 因此教师设计教学导入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性格特征、年龄特征及学生的学识水平等。
(三)时间把控不足,课堂衔接松散
虽说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只是一堂完整课时的引子,需要有效控制好导入时间,课堂导入一般要控制在3分钟—5分钟,同时还要谨记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和简洁性。
三、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策略浅谈
《小学英语教学建议》第十三条提出,教学应积极带动旧知,注意滚动运用。也就是用学生学过的知识来引出新知识。把学生已学的知识导人到新课是小学英语教师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语言知识的运用也需要已学词汇的积累,激发学生旧知,将旧知作为铺垫,这样才能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开拓未知领域。
如何设计课堂导入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呢?通过课堂观察,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堂导入方式。这些导入方式形式各有千秋,但都从不同程度上通过旧知的切入,为新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它是小学英语教师预学案设计的第一亮点。
(一)“悬念式”导入激活旧知,高思维含量,扣生心弦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我们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考虑高层次的认知培养,将学生的语言层次和认知层次匹配在一起。
悬念式导入法如果运用的好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和学生思维层级相匹配。它是指利用①有趣的英语猜谜活动;②逻辑推理活动;③判断等高思维层级的活动,复习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活旧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二)“对话式”导入拉近距离 承上启下
英语语言能力的运用需要情境,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就是最真实的情境。师生的对话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能缩小师生间心与心的距离。我们可以运用对话利用已学旧知,适时切入主题和新知识。当我们在借班上课时,对话式导入尤其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独具匠心地设计由旧知过渡到新知的导入方法,不但能将旧知识无痕过渡到新知识,帮助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结,体现语言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媒体式”导入扩大视野
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把多媒体带入我们的课堂。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视频图像、声音、动画、文本、图形等多种媒体组合的优势,表现形式灵活,信息容量大,又有非线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它能扩大学生视野,感受纯正英语。《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第十条也提出:尽可能选用纯正地道、原汁原味、体现英语文化特色的视听材料,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发挥视听媒体对小学生良好的语音语感形成的积极作用。这需要老师花一些时间整理网络素材,找到合适的媒体素材整理成册。
(四)“情景式”导入体验真实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生学习英语最终目的要学会运用,即语用。 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素材引入到学习任务中, 能使学生在基于生活体验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知识, 以达到呼之欲出、脱口而出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运用生活的素材,创造一些情境,适时适量地切入到新的教学任务中。浙江省教学建议第8条要求我们语境创设创设语言情景,强调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做事,避免忽视语言运用的现象。但在英语情境导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还要念好“简、真、明、趣、实”这“五字诀”。
四、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一) 导入时间要合适
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追求导入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导入环节应具备简洁性和灵活性,课堂导入以简洁明快的方式和合适恰当的内容进入课堂主题, 时间以三五分钟为宜, 因此教师的课堂用语应简单明了, 导入内容简单易懂,否则就会影响课堂后续环节。 任何形式的导入都不能违背教学宗旨和教学目的。
(二)导入过程要有效,覆盖面广
课堂导入的重要功能是引入教学话题及教学任务。 因此一方面导入要体现其直观性和启发性,紧扣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熟悉的物品或事情,依托这些导入课文新知。强调参与性和全体性,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个个体,因而教师导入目标和内容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实践和参与。
五、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导入始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堂导入方法虽有原则但无定法,面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恰当合理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无论何种导入方法都要转变过去机械灌输的观念,设计有挑战性的高阶思维层次的内容,让学生在有效的词汇量中实现与其思维层次平行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彭新叶1彭怡琪2 .《谈 谈 小 学 英 语 课 堂 的 有 效 导 入》[J].《教学实践研究》 ,2018(234)
【2】蒋 颖.小学英语情境导入“五字诀” [J].网络科技时代 , 2007(08):64
【3】《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4】《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