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下环境创设的方法和意义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邱廷丽
[导读] 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
        邱廷丽
        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幼儿园  558400
        摘要: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由此可见,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将班级环境的创设作为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致力为幼儿营造富于特色、变化、互动和体验的班级环境。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幼儿园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下环境创设的方法和意义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环境创设;方法和意义
引言
        活动主题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园本课程设计中都采用了主题的形式。“主题审议”是课程审议的一个具体的内容,通过主题的审议,强化课程目标的意识,树立课程审议理念,学会审议操作方法。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原则
        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基本原则和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原则与精神环境创设原则。教学难点:依据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的概况。教学知识点与技能点: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具有安全性、教育性、适宜性、参与性、动态性、开放性、经济性、审美性等原则。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具有关注性、尊重性、赏识性、接纳性、信任性、支持性等原则。
二、主题活动的价值
        (一)培养了幼儿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在探究性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将活动权全部还给了幼儿,由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活动内容、方式和方法,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建构活动的某些规则,这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意识。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方面教师的视点开始更多聚焦在幼儿身上。过去更多关注教育活动的计划如何实施,预设的目标是否达成,教育任务是否完成等。现在教师时时在关注和倾听孩子的心声、揣摩孩子的需要,力图在尽可能理解孩子需要的基础上,推动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有了更多的研究和思考。她们在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成长着、发展着。
三、幼儿园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下环境创设的方法
        (一)精心布置互动主题墙面
        幼儿园班级的主题墙是主题活动重要的一环,亦是班级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陈鹤琴先生曾经强调:“幼儿园室内的环境布置应该以儿童的成绩为主,这才可以鼓励儿童。

”当前,很多幼儿园的主题墙展示的都是主题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其实我们更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情况,将他们不同阶段的相关作品展示出来,以此来记录他们成长的过程。例如,针对“享美食”主题活动,相信没有一个幼儿能够抵挡糖果的诱惑,那么可以针对大、中、小班的幼儿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糖果制作活动。小班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相对较弱,我们可以为其提供五颜六色的糖纸和糖果,引导幼儿进行手包糖果的活动。引导中班幼儿利用黏土捏造糖果,或是利用彩笔画出糖果。引导大班幼儿利用萝卜雕糖果。然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吸引幼儿与主题墙,或是家长与主题墙进行有效互动,从而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或是幼儿共同参与到主题墙的设置中,在《动物如何过冬》的主题活动中,在布置冬天景色的时候,可以发动幼儿选择和添置一些动物,或是利用画笔在大树上画一个树洞等。其不仅为小朋友们寻找答案创造了情境,同时也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极力打造家园互动专栏
        加强家园合作是创设班级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家园互动专栏是家长与班级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家长了解和参与班级主题活动的重要窗口,其是班级的信息站和资料库。在家园互动专栏中,我们通过设置不同的板块,即主题报道、亲子活动、资源共享等。吸引和指导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通过真正的家园互动,为幼儿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主题背景下的班级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以其自身的教育性、主体性以及创造性,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的成长规律、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加强对班级环境的创设,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有效促进幼儿与环境进行积极的互动,从而有利于老师和幼儿在班级这个大乐园里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
        (三)以兴趣为基,贴近幼儿生活
        以小班幼儿为例,小班主题活动的开展要以趣味性为主,比如“收获的季节”我们以秋天为背景,开展了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扮演的是各种果实,比如“玉米、花生、南瓜、石榴”等等,各自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头饰;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孩子们观看一些地区关于秋收的民俗和习惯,为孩子们讲解各地区风俗习惯的区别和差异,并将一些地域性的秋收趣味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秋收趣味主题活动,帮助孩子们从小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孩子们能够懂得收获是在辛勤的劳作之后,收获的快乐中感受播种的辛苦与培育的辛苦。
结束语
        综上所诉,幼儿主题教育活动在培养幼儿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它以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价值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俞晓燕.幼儿园主题活动中不同主题与共同经验探析[J].成才之路,2019(36):75-76.
[2]林雪晴.分析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J].才智,2019(31):148.
[3]仲海燕.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