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四川省仪陇中学校
摘要:随着信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教育也加入了现代化的大潮,不断进行着改革,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在各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极度紧张的高考压力下微课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教学时间短,内容较少是它最鲜明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微课的现状来谈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学习效率、初中语文、微课
一、微课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都已经开通了微课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回顾微课的发展实践过程,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受到教育部门的支持与鼓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两个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中。从每年国家财政在微课方面的巨额支出,再到国家在微课设备方面的投资和法律方面的保护,都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微课的支持与鼓励,也侧面反映了微课的现实意义。而在这些条件的保护下,全国各级初中也在实践中准确有效的发挥了微课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2、微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师范类的大学生毕业论文中,众多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微课上,打开百度,随手一搜便会发现许多关于微课的毕业论文,由此可见,微课在当代大学生思想中的渗入。而师范类毕业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教师的主力军,主动了解并运用微课,对微课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微课软件这方面,有成百上千的微课软件,不仅在中国,微课在世界中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习题训练,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的,教师可以将训练的题型融入到微课中,这样可以提供给学生多种多样的选择。而国家教育部门和各级高校,也在不同程度举报微课大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微课,推广微课。
二、微课的应用分析
1、微课在课前的应用
于课堂导入而言,其可谓是整节课的教学关键,教师利用恰当、有效的导入,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师的教学中,把控好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有助于调动课堂的氛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并学会合理地导入。通过分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从而将微课的作用充分发挥。
例如,在讲解《窦娥冤》这一课时,许多学生会觉得课文又长又不好懂,便会产生厌学情绪,而此时如果教师适时的播放关于这篇文章背景的微课,或者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制作一个集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微课,让学生能够有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这无疑是别开生面的一堂课。
2、微课在课中的应用
40-45分钟的课堂,学生会逐渐的感到枯燥无味,这时课堂教学效率会逐渐降低。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许多难懂的诗、词以及现代文章,这本身就难懂,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浪费了一节课的时间。如果利用微课,将一些诗、词按照现代的方式加以讲解,又会是不一样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白居易的这首《琵琶行》时,可以将《经典咏流传》的视频插入,这时的学生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语言环境,犹如身临其境,真正走向那个场景,秋风萧瑟,宁静的水面上响起了琵琶声,琵琶女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作者白居易也感同身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时学生会对整首诗有新的感受,从而更能体会诗中的意境。
3、微课在课后的应用
学生走出学校后,便失去了自我控制力,没有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够在课下发挥微课的作用,让学生主动的在课后深入学习,做好课程复习以及下一堂课的预习,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小说中,对于任何人来说,文中的祥林嫂都是一个让人难懂的人物,而当时社会背景和祥林嫂背后所揭露的社会现实可能是老师上课提及不到的。这时教师可以做一期关于鲁迅先生小说模式的讲解,祥林嫂的“出走—归乡—再离开”背后所揭露的社会现实,也可以制作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得到巩固提升。
4、微课视频制作需要有趣
在录制微课视频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需要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融入有趣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心思,从学生角度出发制作具有趣味性的视频内容,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结束语
微课视频教学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仍有不完整的部分,但毫无疑问的说,它所带来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学习或复习,尤其是对于考前攻克难题,采用微课的方式将更具针对性。微课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所需选择想要学习的微课内容,教师也能够借此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二者来说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陆文娟.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47.
[2]兰丽叶.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