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马薇
[导读] 在社会经济、多元文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
        马薇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摘要:在社会经济、多元文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均实现了创新。但是,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传统教学思想依然存在,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热情减退。基于此,文章对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
        引言: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部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有关要求,除了要革新教学理念,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外,还要适当转变应试教育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会随之提升。
        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1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故此,想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然而,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通常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等手段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会使其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
        1.2教学方法实际操作性差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但不意味着语文教学要五花八门,过于追求形式。据了解,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过于片面,他们只是考虑该方法的运用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未与教学内容和自身情况相联系,这样非但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1.3现代化设备使用不合理
        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微课、白板、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其目的在于为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现代化设备具有较强的双向性,只有正确使用才能提升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否则将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从当前现代化设备使用现状来看,一些教师缺少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正确认识,认为微课、多媒体等设备可以完全取代板书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缺少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各项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
        2.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
        2.1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下,要想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就要革新教师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比如说,教师开展阅读或写作教学时,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从主导学生死记硬背写作模式或阅读方法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同时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语文学习,还能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会随之提升。
        2.2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使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下,许多教师纷纷跻身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中,使得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教师使用教学方法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且实际操作性较差,难以发挥教学方法应有的价值。对于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然后进行合理运用。例如,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可以选择情境教学法,通过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文章中,使其在学习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选择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演绎文章中的各个角色,使其在表演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我国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建筑物,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如此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提升。
        2.3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因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较多,文章篇幅较长,且包含大量的记忆性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感觉到“学之无味”,主动性较低。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帮助,简化他们的备课流程,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赋予文章活力与生机,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操作方法,又要在运用中张弛有度,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运用,而不是将其贯穿于教学始终。例如,教学《兰亭集序》时,由于对数学生“只闻其名,不见其身”,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关于《兰亭集序》的图片或视频供学生欣赏,然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将学生的注意由屏幕转移到教材中,以教学内容为主体进行学习。教学结束后,如果学生缺少对某一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相关内容进行截取,以微课的形式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只有教师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并且做到收放自如,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而言,需要予以高度重视,除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外,还要注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雪姬.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10(16):36-36.
        [2]许家塔.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02):32-32.
        [3]柯小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3(02):58-58.
        [4]叶春娟.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神州(上旬刊),2018,(28):103-103.
        [5]吕锡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课外语文,2016,(11):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