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孙洁
[导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接触得最多的
        孙洁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接触得最多的一门科目,有其天然的教学优势,但同样也有其教学难点,如若教师没有引起学生对语文的重视,那么学生便会潜意识将语文当做不用怎么付出精力就可以糊弄过去的学科,久而久之,学生便会缺少主动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语文学习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自主学习,即是让学生在自我监控下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呈现,是学生加深研究学习的前提。小学语文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加强语文素养的关键,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加强自身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从课前预习、课堂呈现方式、课后作业形式三个方面去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方式,有些教师甚至直接省略这一步,或在下课时随口提了句预习的事,就没有任何的后文,让学生觉得预习也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时间一久,学生也不会进行预习这项学习活动,变得懒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如让学生下节课前熟读课文并抽查,让学生有一定的压力在,便会在课前将生字生词一一查阅击破,这样可以省略不少课堂上不必要的时间。
        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进行不同的课前预习的布置,如在进行古诗的学习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古诗的熟读预习;在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前,让学生通读并标注;在其他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留下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进行回答。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为例,教师可以设立如:“文章中提到中国使者到达安息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张骞最早于什么时候出使的西域?”“中国的使者们都把中国的什么特产带到了西域?”等问题,学生时常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预习,不仅可以提前了解到课文中的内容,加大兴趣,上课时更有积极性,还能在预习中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探索,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丰富课堂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让学生们进行完课前预习后,更要趁热打铁,趁着学生的好奇与热情,多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深入地进入到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角色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进行对话,一是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这样的氛围,学生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会比平时要更加大胆一些,更容易突破自己。例如,在进行《扁鹊治病》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如若只通过讲的方式,学生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文章中的扁鹊、蔡桓公、蔡桓公的侍从们以及旁白进行演绎,教师可以多多鼓励那些平时不敢表现的同学上台,没有上台的同学们在底下观戏,这样的形式会更容易让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表演当中,教师此时可以在学生们演绎完,再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学生们回答完后教师再一一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样戏剧性的模式,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情绪,也更有利于学生自己思考每个人物的动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开展小组活动,注重课后评价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后评价,学生在进行完新课的学习后,教师应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巩固加强。但课后作业的形式也要避免千篇一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作业。
        例如,在进行《走向信息世界》这一章节的学习后,等这章节内容全部学习完毕,教师可以让班级里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给学生布置一个主任务,让学生们根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而后写一篇研究报告。研究内容可以设置成不同题材,如:班级同学的近视情况、班级同学们喜欢的明星情况、同学们最喜欢的一本书和作家、3-5个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等,每个小组选一个作业专题,小组成员们各自分配任务,一起进行统计、分析。教师也要及时地进行作业评价,让学生知道在过程中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和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参与感会更高,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想法也不尽相同,学生们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思考、学习组员身上优秀的想法和建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结束语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中必要的环节,是学生培养钻研精神、提高创新意识的关键,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重视课前预习、让课堂形式多样化、注重小组学习讨论,及时给予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宝洲.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课外语文,2018(07):30.
[2]张志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中华少年,2016(02):41-42.
[3]刘学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J].时代教育,2015(12):264.
作者简介
孙洁(1978.7),女,汉族。山东 济南人。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从事农村小学一线语文教学23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