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张华华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
        张华华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535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学习及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因此教师需对此加强重视度,采用合适的绘本阅读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围绕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
        幼儿因年龄较小,其认知理解能力与成人相比还存在些许欠缺,若单纯依赖讲解式教学,幼儿会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的氛围会较为沉闷,不仅不利于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教学质量及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根据现阶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绘本来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因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适当的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让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绘本,该方式可有效的调动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同时为了降低幼儿的陌生感,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幼儿在熟悉的领域里其认知及理解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1]。通过有效的阅读,幼儿内心对事物也有了一定的评判标准,例如阅读《大卫不可以》绘本时,教师可询问幼儿在读完这篇故事后有什么想法呢?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呢?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出来,幼儿在阅读后知道了很多危险动作都是不能做的,例如打碎花瓶,站高处去拿东西等,幼儿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妈妈会一直说不可以呢?难道他不喜欢大卫吗?此时教师可告知幼儿,虽然妈妈一直在说不可以,但是其实妈妈只是怕大卫养成坏习惯,怕大卫因此受到伤害,妈妈一切都是为了大卫的健康成长着想。幼儿在听完教师的补充后,内心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愫,会学会去理解自己的妈妈的行为,从而为其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绘本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对此加强重视度,可根据绘本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给予幼儿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以此达到寓教于乐的根本目的。在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因该技术具有可视性较强的特点,能够给幼儿的听觉及视觉带来较大的冲击力,符合幼儿阶段的心理需求,可有效的抓住幼儿的眼球[3]。如在阅读《彩虹色的花》时,教师可以将绘本的内容以视频及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该方式可以让故事“活”起来,动画的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更便于幼儿的理解,动画还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幼儿在观看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跟着视频说起来,这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创设相应的绘本表演情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中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及启发性,其中的对话也比较丰富,教师可以抓住这一优势,展开相应角色扮演方式,让幼儿都能参与到其中。角色扮演主要是要求幼儿将其心理变化的过程通过神情、语气、动作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幼儿在扮演的过程中,可充分了解故事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自己的情绪也会被带入其中,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对其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推动作用[4]。如在阅读《红泥巴》这一绘本时,因这个故事有较强的趣味性,幼儿会比较踊跃的举手,教师可选择几位幼儿,让其分别扮演小老鼠吉米、小猫咪、小狗狗、小胖猪然后展开对话,在对话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认识1、2 、3 、4这些数字还有红色,并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想象能够有橡皮泥捏出哪些东西呢?在此教师可为幼儿提供橡皮泥,让幼儿自己动手捏一捏,同时教师可问孩子:“小朋友们,你们在读完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因每个幼儿具有一定的思想差异,回答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可适当的总结,并鼓励孩子们要向小老鼠吉米学习,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都要学会分享,从而可有效为其后期的生活及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师在采用绘本展开教学活动时,可选择一些具有合作特点的绘本,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团队所带来的力量。例如在阅读《动物园》绘本时,教师可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并将活动分为几个小组,采用抢答的方式,看那个小组认识的动物最多,教师可适当的给予奖励,以此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因每个幼儿所接触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幼儿认识的比较多,有的幼儿认识的比较少,教师可以让幼儿展开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及时汲取到有用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不仅可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激发[5]。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因年龄较小,教师在开展工作时, 应当根据其现阶段的认知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可采用绘本进行辅助教学,绘本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让幼儿直接理解其中所表达的内容,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绘本内容,从而才能激发幼儿的语言阅读兴趣,使其审美意识、想象力、情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 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探究——以大班建构游戏《蒙古包》探究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5):17-19.
[2]陈懿婷. 关于幼儿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的思考——评《德国幼儿教育成功的秘密:近距离体验德国学前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日常活动安排》[J]. 中国教育学刊,2020(09):139.
[3]陈筱苹. “快乐交往”视角下的幼儿园语言特色班级创建实践探索——以汕头市中山幼儿园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8(05):105-109.
[4]杨金焕. 幼儿园阅读区创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10所公立幼儿园的调查研究[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8):75-82.
[5]宋文婷. 幼儿语言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培养策略——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分析[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25(01):80-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