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打击乐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刘敏
[导读]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幼儿期是一个人身
        刘敏
        资中县水南镇第一幼儿园    641200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作为一名在幼教前线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幼儿教师,知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下面我就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谈谈我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见解。
        一、了解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分析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幼儿家庭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家庭逐渐转变成二胎家庭。由于家里出现了弟弟或妹妹,孩子由原来的独宠,变成与人争宠,孩子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本来就较弱,他们的心理就会随之而来发生极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繁忙的父母很容易忽视,只有细心的幼儿教师才会观察到孩子的细微变化。因此对于如何解决由生二孩所带来的家庭格局的变化和幼儿心理变化的产生等也就成了教师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020年7月7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又一次给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但会让人失去理智,同时会殃及无辜,还会对社会及家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那么要让人的心理健康,必须从小抓起,让人们不仅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还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那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势在必行!
        二、利用打击乐,缓解当前幼儿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
         1、利用打击乐器,消除幼儿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思想。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我班有个叫阳阳的男孩子,他不关心朋友,不爱惜东西、不愿与人分享物品、有极强的占有心理、性格冷漠孤僻,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他从小班到中班注意力一直不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学校经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也从来不听从老师的指令,我行我素,是个典型的自闭幼儿。我通过让孩子们从认识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发出不同声音的打击乐器开始,让他们自由摸索如何正确使用。阳阳从操作乐器里得到掌控一切的成就感,渐渐地,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不再随意走动,注意力也集中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打击乐器的这一优势,转移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学习关心、帮助他人,让幼儿消除一切不良习惯。
         2、通过利用打击乐活动,让幼儿的焦虑情绪得到宣泄。
?   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一旦不能实现他们的要求,便任性地大发脾气、大哭大闹、乱摔东西,甚至于会迁怒于别人,甚至不能在老师教育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幼儿的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
    阳阳小朋友刚开始拿着乐器随意乱敲,有个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拿着三角铁更加用力地乱敲,我看到了也没有去制止他,过了一会儿,当他的情绪宣泄完了,慢慢地他好像找到了共鸣,可以随心所欲地操作乐器了。因此,通过打击乐,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如在阳阳小朋友情绪低落的时候,通过操作乐器,把积压的消极情绪宣泄了出来。
        三、通过奥尔夫打击乐,培养幼儿健康心理,减少攻击等障碍行为的发生,转化幼儿的情绪。
        1、通过奥尔夫打击乐演奏,转化幼儿暴燥情绪。
        鲁俊熙小朋友是一个带有攻击性的特殊小孩,在活动中,我们一方面以训练为主,即通过音乐游戏或打击乐演奏来训练他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力等;另一方面会通过即兴演奏和情景演奏来处理他的经历和冲突事件。比如,在处理一次课堂常规问题时,我让幼儿尝试跟着老师指挥打击乐器,但同时其他幼儿随意乱敲,在一片嘈杂的声音中,鲁俊熙小朋友动手打了另外一个不专心的小朋友。由此点出发,我让他通过打击乐,让他内心感受与音乐产生共鸣,在感受声音时产生情绪波动,进而逐渐改变他暴燥的负面情绪。
        2、通过奥尔夫打击乐演奏,学习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等待与合作。
        打击乐活动更多的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在集体活动中,为达到统一的目的,需要幼儿逐步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注意别人的行动,服从集体的需要,尊重同伴,了解自己行动的结果对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尽力与集体保持一致。比如在演奏前,乐器拿出之后,凡没有轮到的幼儿必须控制乐器不发出声音。整个演奏过程中,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音色的力度,确保演奏效果。结束时按指挥的手势放回大腿。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能够抵抗外界的诱惑,克服各种困难,这些无形中都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通过乐器合奏活动,使暴燥的鲁俊熙小朋友在音乐活动中既能够得到情感交流与抒发,渐渐也恢复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行为方面的冲动性也会因为在演奏中的相互合作和协调而被延迟和改变,学会了对身体的控制,减少了去攻击他人这种行为来表达交往。同时也使自闭的阳阳学会了利用乐器与人交流,他的自信也渐渐提高,负面情绪渐渐消失,行为举止也得到了很好的矫正。
        总之,幼儿的健康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幼儿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大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相关问题,通过科学有效地措施,来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学,从而使他们能够保持健康良好心态,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