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韩金秀
[导读] 教教育工作者、高技能劳动力和技术专业人员培养德国情报全面发
        韩金秀
        安丘市金冢子镇金冢子小学  
        摘要:教教育工作者、高技能劳动力和技术专业人员培养德国情报全面发展的任务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高质量”不仅要求“扎实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求“良好的精神和道德素质”。跨学科教育的本质在于强调教育不仅可以拥有知识,而且可以拥有人民。语言科学本身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利用科学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促进学生的爱国积极态度。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课程探讨了遏制小学教学的策略,可供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言课程是德国学生教育的主要学科。通过语言课程教学,学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正确的世界观、生活价值和价值观。更高的质量、更多的想法和学生的整体发展。此外,教育和继续教育通过使学生能够在舒适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促进了学生对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兴趣。、
一、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的年龄小,接触的生活经验有限且认知有限,这使得很多的学生难以辨别是非善恶,常常认为对自己好的人就是好人,对自己坏的人是坏人,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小学生极容易上当受骗,而且还容易让学生自身的价值观遭受影响。为了解决小学生的认知问题,就需要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上,需要充分借助语文这一同德育关联紧密的教学课程,将德育渗透至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课程讲解、阅读教学及作文教学的过程均可贯穿德育教育,让经典的课文触发学生的共鸣及思想情感,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及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借助语文作文写作训练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的重要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有利基础,然而因为小学生的活动场所单一,不是学校就是家庭,经历的事件较一致,无太多拓展空间,这样使得学生的语文作为偏向于流水式的描写。针对小学生的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搬到课堂,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截取生活素材,通过真实生动的再现生活场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让课堂同生活浑然一体,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充分理解课文,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当你教《耶稣会》一读课文时,学生们一般都知道,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北京轨道建设的Jae-Jae-You爱国者工程师,这些只是肤浅的知识。所以我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生们问:“为什么源氏是爱国工程师?他如何指导京都主干道的建设?“这两个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之间的争吵。辩论中有人说:“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轨道。"有人说:"因为-我...。“为了强调爱国主义的恩惠精神,我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的要点,不久学生们举起了手:“堵塞、锋利、轻蔑”意味着很难建设铁路的首都。因为半殖民地化的旧中国受到侮辱和攻击。监视道路、隧道、设计喷泉道路的三个具体例子:上帝保佑可怕的条件,对国家怀有极大的愤慨,对帝国主义行为怀有极大的愤慨。为此,学生们不仅认真对待伟大的爱国者,而且还诞生了对祖国的热爱。


        (三)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创新德育教育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写字教学,实际上也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这也是恰到好处的德育教育。我在指导书写“奋”字时,引导他们按照“一看二想三写四改”的顺序,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体会汉字的形体美;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体会文化内涵:做人也要像写字一样“堂堂正正”,时刻提醒“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奋”字的撇捺要写的舒展,例如在示范时可以故意写的上下大小一致,让学生指出不足,说上半部分包住下半部分才好看。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趁机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就是所谓的“顺势而导”。
        (四)进行德育小故事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慢慢地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其产生反感的心理,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短小的德育小故事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五)组织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检验学生综合学习效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语文的机遇,也比较适应小学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讲解古诗词单元时,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带领学生领悟古诗词文化的魅力。例如模仿央视热门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举办班级诗词大会,引导学生以竞赛的形式来学习古诗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青少年可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自信的重任。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演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作力,根据课文创作剧本,把课文搬上舞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主人公的情感。
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根据当下教育的发展方向,迅速更新观念,创新发展,让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更生动活泼,育人的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变化更加喜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本着“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放眼长远,整合资源,把智育和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很好的贯彻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家财.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47-349.
[2]赖春香.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96-398.
[3]叶玲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77-779.
[4]李婧.探究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0.
[5]陈轶辉.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