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探析下小学数学优化的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祝万禄
[导读] 由于我国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只关注学生的学
        祝万禄
        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中心小学   402472
        摘要:由于我国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分数来定优劣,从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内在的培养。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犯罪事件频发,有一大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理念,而本文将根据这一理念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优化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提升课堂魅力
        在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讲究的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掌握。并且他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但是一昧的采用讲授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仅使他们消磨了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会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趣味小故事,不仅教授给学生知识,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这些趣味故事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魅力。除此之外,有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利用课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是德育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教师应当重视的。
        (二)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是社会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接班人,要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数学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需要学生有钻研的精神以及较强的求知欲。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向上不气馁,同时还要敢于质疑,只有勇于提出问题,才能想到方法进行解决并获得相应的知识[1]。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模式的优化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只需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这种教学理念在现如今是不合时宜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品德优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小学数学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如果只是对学生的问题敷衍搪塞,很容易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品德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情景,激发好奇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同时又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采取恰当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创设情景在数学教学中是最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2]。比如在讲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创设去超市买东西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明拿了100元去超市,买了两个10块钱的文具盒,三只5块钱的钢笔和一瓶7块钱的酱油,小明不知道自己带的钱够不够,请同学们帮帮他算一下。通过这一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是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裁剪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根据学生所裁剪的图形进行特征的讲解。不仅是学生参与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关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以及自尊心都比较强,教师应当合理的利用这一特性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表扬鼓励,然后再根据他的回答进行纠正。尽量的减少对学生的批评惩罚,应当以鼓励为主,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敞开心扉,从而更容易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不能太过敷衍,使学生感受不到成就感。教师还应当关注班级中存在的差生,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关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向上,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例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我国古代人类的智慧,促使“立德树人”思想有效践行,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出事适宜的案例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学科中的“立德树人”思想和理念,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西师人版小学数学“圆周率”相关知识时,通过“3.1415926—3.1415927”的学习,教师引出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伟大数学家——祖冲之,通过对祖冲之的数学领域的巨大贡献,引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敬畏之情。并让小学生认识到祖冲之的这一数学贡献,远远超出西方国家1000多年。在教师的感染和熏陶下,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对数学的执着热情,进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包含激情。
三、小结
        小学数学教学并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更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2]刘竞.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创新探究[J].考试周刊,2016(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