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 颜亦文
[导读]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小学课程也随之而不断变革。数学学科本身具
        颜亦文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锦园小学

        摘要: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小学课程也随之而不断变革。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性质要求小学生拥有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进行研究,提出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的数学学科是有一定的基础性,能够帮助小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解决许多数学问题,所以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已经打下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在面对问题时可以灵活的使用数学思维去理解问题,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如何在数学学科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引起相关教育人员的重视,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学科入手,探究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意识是指小学生是否拥有自主学习数学的态度。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后,在认知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和独立制定自我学习目标的能力。但是还有一部分高年级小学生不能做到独立学习,也不能独立制定自我学习目标,这样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难题通常不会请求他人的帮助,只等着老师进行统一的讲解。由此可见,目前高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着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
        (二)缺乏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有一部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认为数学是一项学习起来十分吃力的学科,以后在社会上也用不到数学,放弃认真学习数学。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数学不像文字,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时理解文字的表层意思,而数学需要理解题目后进行计算,是一项繁琐的科目,小学生单纯的进行数学计算时感觉不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只认为数学计算枯燥乏味,长久下去就失去了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三)缺乏营造数学学习环境的自主性
        学习环境方面主要是看学生能否积极自觉地构建促进数学学习的物质环境和能否主动利用周围的社会性条件。小学生主动利用社会性环境的能力不高,求助对象主要是父母而不是老师或同学,说明学生在学校里利用社会性条件的主动性不强。
        二、解决对策
        (一) 学生积极发挥能动作用,提升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1、树立学习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关系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不高往往与自卑、恐惧、懒惰等有关,因此学生首先要想办法摆脱这些问题,树立信心,这样才有助于学好数学。

对于数学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时,首先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时时提醒自己“我可以”、“我能行”,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把学习数学当做游戏一样来对待,积极地、轻松愉悦地去学习数学,取得进步时暗示自己“数学,不过如此而已”等;其次,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学得不好,要注意查漏补缺,看自己到底差在哪儿了,是自己的基础没打好、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学习不够努力等,基础没打好那就抽时间找老师、同学或父母从基础知识抓起,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多向别人请教,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之,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是关键;再次,学生要善于发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在学校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试想离开这些知识生活会变得怎么样,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增强自己努力学好数学的动力;最后,学生只有真正致力于数学学习,当真正钻研出某一道数学难题或者探索出一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那种成就感才会由内心而产生,从而激励自己更有信心学好数学。
        2、制定学习目标,增强自我监控能力
        制定学习目标有助于小学生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计划,增强小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制定时间短、难度大、具体性强的学习目标来自主学习。例如,小的目标有“每天都要多做10道课外数学题”、“每天都要检查3遍数学作业”、“每天都要预习第二天的数学课内容”等,大的目标有“下次数学考试的排名前进10名”、“下次数学考试分数达到全班第一”等。小学生在制定好学习目标后要立即执行,不能只制定目标不进行实际行动,忽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此外,学习目标最好由小学生自己制定,这样能够很好的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而目标达到后小学生又会有相应的成就感,会更积极的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形成定性,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采用多样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形式是为了学生学习服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进行平均数的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内部讨论对平均数的理解,讨论结束后一一提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三)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条件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即将步入初中,离青春期越来越近,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会变得越来越抽象,学习也会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较少,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意志力还是十分的薄弱。数学是一门精密的学科,需要经过反复的计算,小学生需要在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够静下心安心计算,因此家长需要给小学生营造出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来让小学生专心学习数学。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小学生购买相关的数学书籍或订阅报刊等,增长小学生的见识,在日积月累的数学阅读中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时代不停的发展进步,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小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掌握足够的知识、及时更新理念,跟上社会前进的潮流。小学生想要终身发展就要学会自主学习。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够把握机遇,提高自身素质,在未来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蒋留芳.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11):28.
[2]霍玲菊.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
[3]黄木泉.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008):6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