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岳祥
[导读] 导学互动作为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更注重数学课堂的学生主
        岳祥
        安徽省泗县中学  234300
        摘要:导学互动作为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更注重数学课堂的学生主体表现,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目的地布置教学任务、划分小组进行专题研讨、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拓展教学反馈途径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世界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起数学思维,提升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成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方式;应用
引言
        现如今,教师传授知识的惯用方式是将知识主观输出给学生,学生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单一性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广受推崇的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导学互动教学通过互动的形式让师生的思维模式交流互动,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教师所传达的知识要点,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可以自主对初中数学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方式解读
        所谓导学互动,其重点在于“互动”二字,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倡导教师与学生是一种较为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应是居高临下式的谆谆教导,而应当是循循善诱,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课程中的趣味及其重要性,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而自发学习。但导学互动教学方式并不是反客为主把学生立于主体地位,而是在心理和客观地位上保持平等,但在专业上学生应屈从于教师,并服从和认可教师的权威地位。
二、践行导学互动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可以快速提升授课效率以及有效性
        导学互动的实施有效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时,教师会提前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好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的状态。这一过程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会逐步转变,教师会更加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
        开展导学互动教学可以使学生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提炼数学课程核心内容
        导学互动的课程教育模式是以学生的个性化诉求为主要教学规划根本,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渠道,让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课堂表现、数学基础、学科成绩及薄弱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数学课程的内容、任务、目标,利用导图、生活实际、教学案例等,引导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炼出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便于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需要教师运用“归纳”活动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全局概况,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归纳,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升华。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方式应用途径
        (一)自学导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自学导纲的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学导纲的过程中,会有效地调动自主性,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知识时,还可以对不理解的地方加以标注,在教师讲解课程时着重注意听那部分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率。而在自学导纲过程中学生可以弥补知识遗漏的地方,做到对知识学习全面。针对教师布置的导纲任务学生更有目的性地预习知识,学习内容明确。

例如,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自学导纲的学习成果,学生将他们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提升了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使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知识的漏洞,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弥补。
        (二)合作互动,增进师生间的亲密关系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过去一直是很庄重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对于学生而言也没有了距离感,在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学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安排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同学关系融洽,在整体合作中都处在和谐的环境中。同时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不了解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错误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知识点的归纳,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架构
        在开展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阶段,教师应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保证学生基础数学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数学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解,从而树立起基本的数学思维,为下一阶段数学课程的深入学习夯实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学作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总结规律,逐步完善数学框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世界自主探究的思想,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原理解答问题。例如,在教学“基本平面图形”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这一章的知识进行总结。学生可以根据射线和角的构成的联系将两部分知识整合到一起,也可基于角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将两部分的知识综合到一起。这样一来,整个章节的知识就融入了一个体系。学生记忆这些知识时,记住一项就相当于记住了与其有关的所有知识,记忆效率得到快速提升,知识的遗忘问题也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
        (四)钻研导学互动教法,开展课堂多样化教学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与很多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多方面教学信息的融合,多形式教学手段的融合,都有助于取长补短,丰富课堂内容和环节,提升学生参与率,优化教学成效,从而推动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与创新。例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推送微课和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进行独立自学,然后再组织学生知识反馈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抢答,或者上传自己的解答,还能观看到其他同学的解答,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上传的资源进行点评。这样既能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原本容易混淆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对比串联,更加直观地将各种数学的概念关系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实现在课堂上“导”与“学”的完美结合。
        (五)优化教学评价,弥补学生缺漏
        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导学互动模式的理想效果,教师要不断完善学生的作业评价,标出学生错题的同时,也要指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获得自身需要完善的部分,从而解决课后作业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初中生由于自身学习水平的限制,在独自对错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如果教师评价不详细,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不重视,从而产生懈怠的想法。因此,优化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目标在初中阶段的逐步落实,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现代教学理念为基础,合理运用导学互动技术,转变课堂教师主导的形式,成为现阶段教师打造积极、活跃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罗联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8(41):31-32.
[2]吴晓娟.关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50.
[3]李桂君.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7.
[4]崔耀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05):86-87.
[5]常耀.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