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孝双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景阳镇清江初级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人们用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然科学。由于化学课程理论性较强,知识内容抽象,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化学课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投入热情。教师想要提升初中化学教育效果就需要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入手,以丰富有趣、互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方式去激发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关注与兴趣,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化学课堂活动,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从而提升整体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策略
引言: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牢牢把握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以兴趣吸引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关注和投入,打造开放、活跃、有趣、鲜活的化学课堂氛围,着重培养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沉闷感、枯燥感,将单向式的灌输教学进行优化与革新,鼓励初中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在强化化学理论知识内容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进一步提升化学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一、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有着抽象性、理论性强的特点,特别是教材涉及的物质原理、构成,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艰涩,如果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那么化学课堂会越加死板沉闷,学生很难真正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课堂上,学习态度会逐渐转向消极、应付。想要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潜能,以兴趣作为课堂内容的切入点,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资源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化学课堂氛围,将抽象化的知识点转变为更加直观形象的视频、影像、动画等形式。
举例说明,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这课时,教师可以在准备教案时,通过互联网搜集到工厂制取氧气的相关资料片视频,在学习这课时带领学生一同观看加以讲解,并将这课内容适当延伸出去,播放一些氧气制取的用途影片,加深学生对于氧气制取流程与作用的理解,在带动学生们积极投入课堂学习的同时,加强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二、开展小组互动交流,打造良好氛围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化学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应当掌握相关化学原理与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具备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受,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观察、分析、研究,以此充分发挥初中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研究,转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提升初中生整体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小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对教材知识点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例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课时,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数个讨论小组,以这课内容为命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展开讨论会,讨论生活中经常利用到的金属资源以及如何采集与保护,由学生自由发挥围绕主命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在每个小组分享完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实时点评与指导,在鼓励自主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与参与热情。
三、开展化学实践活动,增添学习动力
“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初中生不仅仅应当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与动手实验水平。在化学课堂上适当加入实验操作活动,一方面能够吸引班级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注意力,同时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开展化学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与实践性,体会到这门学科的魅力与价值所在,其次也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带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
譬如说,在学习完化学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课后,教师可以随堂以实验操作方式来考察学生对于这一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先将实验器材准备齐全,讲解步骤操作步骤与实验注意事项,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与记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实验,给予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更好地深化知识点理解,加强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
结语: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适当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发探究、互相交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通过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来提升化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与体验感,使得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实践能力,活学活用,强化初中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真切体验到化学这门科学的魅力所在,从而提升整体化学教学质量,增强初中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程建华.刍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9(09):49.
[2]林扬奇.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