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舟
甘肃省渭源县第三高级中学 742800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本文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高一新生在学习物理存在的困难,分析出现困难的原因,探讨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为今后学习物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教学 衔接 解决策略
一.初高中物理衔接难的原因
初中教材物理知识起点低,需要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而高中物理知识起点高,逻辑性强,需要理解掌握的内容多。初中教材一般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践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接受。高中教材不仅注重实验的观察分析,更注重理论分析。初中的物理量不强调方向,而高中物理量有矢量和标量之分。初中物理题目涉及过程分析的较少,而高中物理题目强调多过程分析。因此与初中相比高中教材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都增加了。新教材内容虽作了调整,初高中都降低了难度,但初中降低的幅度更大。而高中由于受到高考限制,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多少。这样新课程使得初高中教材“梯度”更加大了。如学生电源,中考不作要求,到了高中老师以为学生在初中使用过,应该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发现做有关实验时,部分学生不知道学生电源如何使用。
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生,经过紧张的中考如愿进入高中, 部分学生有“松口气” 的想法,入学后缺乏紧迫感,再有在初中时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到了高中自然心存畏惧。此外,有很多学生适应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在教师家长监督之下的被动学习,自觉性很差,而到了高中由于知识容量大,难度高,学习更需要自己钻研,部分高一新生很难适应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于是就对高中教学产生了失望的感觉,进而丧失学习的自信。还有初中物理涉及内容浅、现象直观、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会概念、公式即可。而高中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互关联。分析问题常常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有的学生仍然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的很熟,但一用起来不知如何下手,成绩自然不理想。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高中物理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初中高得多。许多数学知识初中没有学过,而高中就要用了。如一次函数的斜率,初中数学没有“斜率”这个词,但高中物理经常用到。又如三角函数,向量的运算等高中数学没有学到,而物理却要用到了,这些与物理学习脱节的数字知识也会造成初高中衔接的困难。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策略
1.搞好入学教育,做好物理与数学的衔接。
做好入学教育是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首要工作,也是开学阶段的首要工作。先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高中物理的轮廓,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再次向学生介绍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和学好物理应注意的点,最后向学生补充一些今后学习物理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如物理作图,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角度的弧度表示,三角函数,求最值的常用方法,函数图象及识别,斜率、截距的含义,图象中点、线、面的意义等。当然这些数学知识不一定学完马上会有,还要靠平时的积累,教师今后课堂上还要有意识的使用数学公式,通过使用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减少初高中衔接的台阶。
2.通读初高中教材,准确把握知识衔接。
要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物理教师不仅要熟悉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还应通读初高中教材,教师还应了解初高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知道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把握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课堂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物理知识。如讲授光的反射定律时,教师不用纠结定律怎么得出来的,更不用做实验去探究反射定律,若探究 也是对初中无谓的重复。这节课应当侧重定律的应用,对于定律内容只要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就可以解决。讲到概念时,不要花过多的精力去引入概念,若能真正做到新旧知识的同化,使学生顺利的从初中过渡到高中,这样更好。有的高中物理知识初中未必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不可人为的设置“台阶”,让学生学得很累。因此,教师要全面熟悉初高中教材,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设置教学层次,采取设当的教学方法,及时降低学习要求和“台阶”,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顺利的完成初高中衔接。
3.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能解决现实生活的许多问题。如:讲超重、失重时,教师可先做这样的实验:让学生站在体重计上下蹲和起立,看体重计读书的变化,然后再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又如讲自由落体时,教师可以先用尺子测一下学生的反应时间,然后再引入新课。如此新颖有趣的生活情景,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他们感到物理是一门有趣而实用的学科,减少畏难情绪,增强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学会物理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也可以简单介绍当今物理的热门话题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黑洞、宇宙大爆炸等。
4.加强学法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时,许多同学通过做大量的作业熟记了课本的概念、定律、定理、原理、方程等。显然这种学习方法在高中行不通,要学好高中物理必须让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要钻研教材的内容、概念、法则和公式,正确地掌握例题的格式,同时把不懂的知识圈出来,以便老师讲课时对这些内容能更仔细的听。
高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物理实验是一种能动的实践活动,是手脑并用的过程。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引导学生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用学到的知识予以初步解释;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了解和利用实验来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学习中学会反思,反思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审视和思考自己的学习,通过反思,才能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组织起来,在头脑中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通过反思,概括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一章结束时,静静的思考,总结学习的重点、知识的延伸、与前面知识的关系等。这样既可以温故旧知识,又能承上启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世中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
2. 宋海燕 《中学生数理化》
3. 蔡丽珍 戴和平 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