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香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景芝小学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课改的背景之下,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基础,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虽然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是构建数学意识的基础阶段,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大纲要求为基础,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之下,轻松理解数学内容,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高效的课堂中,教师也能快乐教学,达到共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路,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当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更有效的教学建议,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贯穿了整个学生时代,对于学生而言数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运用合适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一味地以成绩为根本目标,在课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被迫接受所学知识。长期这样的教学贵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对数学知识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影响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培养。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一)创新课前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由于小学生年纪相对比较小,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相对较差,无法整堂课都集中学习精力,因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则成为现阶段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教学问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思维的形成,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层面,而是需要深度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弊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更加开放的数学教学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死板的教学课堂。而从整体教学层面来说,课前教学导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可谓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前导入,在呈现形式和内容上更为新颖。例如:“辨别方向”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时,可以运用问题启发法,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辨别方向,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紧接着提问题:假设你迷路了,你如何寻找正确的方向?通过连环递进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此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预热效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课堂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数学作为一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真正在数学学习中动手、动脑、用心,并具备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各教学知识点,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时、分、秒”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实物时钟为例,引入时针、分针、秒针的概念,指导学生学会从表上准确找到时针、分针、秒针,再讲解这三者在表示时间时各代表什么,它们在时钟上的运转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时钟定在6点15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知识点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关联,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交流指导,创建高效课堂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教师重视并运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改进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基础,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实现数学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小学生需要的是在情绪被照顾之下的快乐学习,而不是像传统教育中的被动接受。因此,在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要能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交流中了解到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在交流中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教师还要能够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来调整课堂节奏,让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数学的学习,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由于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特性,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比特性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举例。比如三角板,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四)创新教学观念,奠定数学文化基础
随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全面推进,对于教师教学策略和思维也是极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摒弃自身相对落后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创设更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策略,迎合教学的时代需求。从教学层面来说,教师则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应用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和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大胆思考敢于猜想与验证,帮助学生树立发展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数学应用能力,从生活与学习层面入手,将知识与理论更强势的融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仅仅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层,适当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认知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体现数学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应用性,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应用价值,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五)开展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高效课堂进行构建,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对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结束语
总体来说,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成为现阶段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思路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思考独立思维,为之后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文章针对于此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65.
[2]刘佳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72.
[3]刘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5-166.
[4]李忠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33.
[5]蔡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5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