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强
河南省台前县职业高中 457600
摘要:中职数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能力与思维,由于招生计划的影响,中职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缺乏自信等特点,所以难以自主的进入数学学习中,并且对于数学学习难以产生兴趣。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研究中所发现的重大突破之一,也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数学;应用研究
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职数学教学深度挖掘和整合教材资源、提高教材利用效益、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提供了可靠支持。中职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助力活用教材,切实推动数学教学由以往的“复制教材”向“创造地用教材”转变,确保信息技术为中职数学创新教学服务,从而促进中职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1.信息化技术的内涵
信息化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发展并产生价值的时代,也是21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托夫勒的观点,信息化时代是全球范围内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价值体现在辅助各行各业在某一领域内进行分析处理。信息化技术教学是指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个领域系统的最基础的要素,然后通过这个要素对这个领域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就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使教育资源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化,以此来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的需求。
2.信息化数学课堂的优势
信息技术给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最大改变,便是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内容。课前,老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寻找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的数学知识,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然后在微信群中通知学生下载观看,自主预习新课程。老师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告知学生,鼓励学生自己搜索视频资源,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考虑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如果仅凭老师的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形式,通过图片、PPT、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方式呈现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展开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思维。在圆锥体相关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CAD、Flash等软件,将圆锥体形成的方法、过程以动态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的数学形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圆锥的结构、概念、特点。课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信息化的资料库,将课件、考试内容、教案、在线作业等内容分门别类的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登陆云账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学习资料,学生还可以在资料库中进行新课程的预习,或者进行旧知识的巩固,实现了个性化教学。
3.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直接动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展示方面,为中职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知识表达方式。它可以直观、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呈献给中职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职数学教育的难度,方便中职生学习掌握。相比较传统刻板的数学理论知识,信息化技术组织呈现的知识更为形象简洁,它可以将数学知识的重难点灵活呈现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讲授平面解析几何时学生可能会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模糊,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利用计算机画图功能将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相交等位置关系表示出来,更可以用动图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平面解析几何的抽象思维。教师还可以将制作的课件或者讲解视频传送至学生学习终端,以供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加深理解。
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资源更丰富,有助于中职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将数学知识迁移至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将死板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图片、声音等,更容易减少中职生与教数学教师之间的关系,以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数学课堂在深奥的知识压榨下形成沉闷的课堂氛围,而信息化技术让数学课堂变得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总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
3.2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对于数学知识的积累,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出现常规数学知识的讲解,还应当帮助学生对中职数学教学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明显的构建。在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立体的图像,对于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逻辑与形象思维的构建。在这方面信息技术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性,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数学的抽象性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够充分地发现和挖掘出来,特别是在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对点、线、面等多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出现具体化的概念与形象图形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数学立体几何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完成对几何图形的动态的变化的展示,从而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完成点、线、面等概念的理解,从而保证学生对曲线与直线之间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3.3创建网络平台形成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皆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室这一场所完成,学生需要答疑解惑之时也不能及时联系到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成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接受教育初始就以互联网为联系媒介,因此网络平台于学生而言便捷且常见。学生和教师可以针对数学知识困难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邮箱等多种形式与班级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建立学习群讨论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班级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情况。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形成的并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关系,它既是师生现实关系的体现又是形成性的。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教学工作和培养中职正确三观的责任,因此,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让数学教学成为有深度、温度的课堂。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然趋势和价值追求。纵观中职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例如中职教师信息化技术素养有待提高,学生层面学习积极性不够且自律性较差,院校层面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投入和监督力度不够。这些皆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总之,信息化教学是中职数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职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并提升信息化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学生应调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借助信息化技术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职院校更要摆正其在信息化教育中的位置,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保障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德才.中职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研究[J].
职业,2019(36):100-101.
[2]吴海棠.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信息化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56):289-290.
[3]刘国红.在信息技术下的中职数学与专业课程融合[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7):183-184+187.
[4]代学富.中职数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探微[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06):69-72.
[5]张永革.巧用信息化教学构建高效中职数学课堂[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