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李振霞
[导读] 分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方式。
        李振霞
        伊宁市第一小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5000
        
        【摘要】分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方式。本文主要从现状、概述、具体要求、意义以及弊端几个主要方面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教师、教学任务等方面对各个内容展开了具体叙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自古以来,因材施教都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理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材施教更有了其独特的时代意义和时代必要性。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教学这一措施便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兴趣不足
        首先,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教育教学课程结构当中数学课程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由于其具有的应试教育成分过重,所具有的趣味性因素较少,在这种前提下,学生就难以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当中。另外,小学数学的学习对逻辑思维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将其与自身的实践生活相结合的能力。这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更加打击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良好逻辑思维观念的积极性。
        2.气氛沉闷
        其次,小学数学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就我国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来看,出于维护课堂纪律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态度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同时,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教授更多的学科知识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教授法。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模式之下,学生感到的压抑性会比较强烈,不能自由灵活地融入到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也不能有效获得良好逻辑思维上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概述
        从理论上来讲,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指相关老师根据学生的先天智力情况、数学学习能力及潜能以及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具体来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的知道实行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并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优、中、劣等的等级划分,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在以往的分层教学实践中,由于相关教师不能对分层教学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常常造成优等生学习成绩越来越高,而成绩本就平平的学生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以至于班级内学习成绩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因此,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至关重要。
        其次,要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因此对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也应当有所分别,比如说对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可以进行拔高训练,让他们练习一些难度较高的习题以拓展思维。而对成绩平平的学生则主要注重巩固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外,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也应当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也就是让学生在合适的时期学习合适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具体要求
        1.竞赛调动氛围
        首先,对小学数学分层式教学策略进行设计和应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具来开展课堂游戏竞赛活动。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抽象性,单纯以口头讲授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传递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可能使得学生难以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并进行明确而全面的把握和了解。那么,在开展分层式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则可以充分利用教具来开展游戏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从而对相关知识加以具体而形象的了解和分析。例如,对于图形的讲授则可以充分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工具来对学生进行现场展示。以教师出题的形式,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用不同的三角板拼出不同的角度。谁更快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来开展角度等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时,可以利用扑克牌进行24点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混合运算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增强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技术提供支持
        其次,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小学数学分层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课堂知识容量及难度也随之增强。为此,相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在有限的课时内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同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举例来讲,除了对于视频,音频,图片等基础多媒体形式的利用之外。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利用游戏软件来开展分层式教学活动。以概率这一部分的数学教学内容举例来讲,为了加深学生对于事情发生概率的认识,可以利用网上抽签等游戏软件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当中加深对概率这一部分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除此之外,为了引导学生加深对概率这一部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姓名制成网上点名系统。在课堂教学时中利用这一点名系统来进行查勤以及找同学回答问题等等。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数学课堂学习当中。
        3.培养空间观念
        分层环节的设计对于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来说至关重要。举例来讲,在教授学生画立体图形时,可以先布置课前作业,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观察并找出立体图形。结合课本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如正方体、长方体等。然后,再由同学描述并交流所观察和找出的立体图形具有着怎样的外在形象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立体图形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对立体图形产生更加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增强其对于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相互转化的认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做到了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引导同学将数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实践当中,使其获得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和锻炼。
        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生生互评同样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加以检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机制当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尤其是期末考试成绩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在一定方面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因此,应当将师生互评以及生生互评这样的评价方式应用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当中。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教师要立足于不同的学情,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举措和和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进行辅导,弥补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成绩,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同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秉承着互相帮助的心态,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在这一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时要秉承着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注重提高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积极引导成绩较低的学生积极学习,尽量做到将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缩小班级内的学习差距,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水平。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意义
        首先分层教学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将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能够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并且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实行分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减少一些教学上的麻烦和困难之处,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最后实行分层教学可以使小学教学更加合理的进行,优化教学结构。
        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弊端
        正如上述所说,很多教育工作者容易对分层教学的概念理解错误。即对学生进行等级化处理,教师把更多的教学注意力放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而更容易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一来就会使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差,使班级内的成绩差距越来越高,不利于整班学习成绩的提高,更不利于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周刊 》,2015年7月;
        [2]欧阳兰芳《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年2月;
        [3]朱洪钟; 杨秋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周刊 》,2018年7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