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君
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11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游戏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章从当前物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实施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对当前物理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可行性、原则、流程做了理论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育游戏;游戏教学
引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知识获得最快的方式是让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游戏作为活动中一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能生动地讲授知识,营造出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构建出高效乐学课堂。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的可行性、原则、流程做以下理论研究。
一、游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初中生的特点适合开展游戏教学
1.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目的性;注意力时间也更加长,记忆领域扩大和稳定性增强,这些特点是开展游戏教学的基础。但学生生理和心理依然处在发展期中,并不成熟,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速度不同,这就要求设计游戏教学的时间、困难度要适中并且有适当梯度。同时初中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比较强。游戏教学就是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把游戏作为游戏的载体,完成教学的目的的同时,也满足心理的需求和获得成就感。
2 .思维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的反应。初中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个思维特点为游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学生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也将得到培养,呼应了新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和要求。
3. 学习特点
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初步学会对事物本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概括。自觉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动手能力还不够,游戏教学中的活动性游戏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教师普遍认为游戏是学生学习的天敌,对游戏比较排斥。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可知,游戏教学顺应了初中生在心理、思维、学习和兴趣上的呈现出的特点,教师应该摒弃“游戏就是学习的天敌”的错误认识,积极对游戏进行研究,并与教学进行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二) 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适合游戏教学
1. 游戏教学顺应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更多交流合作、动手的机会,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成长的空间。
同时游戏教学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在知识与技能上,游戏教学通过游戏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知识。在过程与方法上,游戏作为一个目的性比较强的活动形式,为了能够达到目的,学生会经历讨论和思考的过程,形成方案后,再通过游戏反馈,反思不足,游戏教学本质上是产生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和结果反馈的过程,学生体验游戏教学,有助于提升综合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游戏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团队中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完善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游戏教学同时液注重营造愉快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
2.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为游戏教学提供了素材
初中物理教材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倡导探究主动式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兴趣、强调科学与实践、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这些特点有利于游戏教学的开展。教材中的许多栏目的设置为游戏教学提供了大量趣味性很强的素材。
二、初中物理游戏教学的原则与实施
(一) 游戏教学的应用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游戏教学的运用是为了完成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在设计游戏教学的时候不可片面追求游戏的形式,纯粹为了玩而玩,要首先要考虑到教育游戏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目的。
2.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游戏的重要特征之一。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设计教育游戏时要选择有趣的素材和内容,才能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游戏过程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游戏教学的趣味。
3. 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指的是游戏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水平。游戏教学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若脱离了这个基础,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消极的结果。在设计游戏时要重视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的难度。
(二)游戏教学的实施流程
(游戏教学流程)
(三)游戏教学的策略
1. 精心设计和充足准备
教师在设计和实行游戏前,要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积极性等。同时教师还要去研究不同的游戏形式和功能,借鉴优秀的游戏教学案例,设计和制定详细合理的游戏规则和步骤,制作好教学用具,布置好环境,前期的准备和优秀的游戏教学设计是游戏教学成功的前提。
2.把握时机和控制时间
不同的教育游戏有不同的功能,有一些是为了激发兴趣,揭示主题;有一些是为了边玩边探究,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探究能力;有一些是为了巩固知识,加强记忆。不同功能的教育游戏在整节课实施的最佳时机是不同的,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地开展游戏教学,才能发挥游戏教学的功能。游戏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控制好游戏教学的课堂时间比例,在大部分学生已经获得了知识而感到满足时结束较为适当。
3.全体参与和教师指导
游戏教学中因为个体差异,可能有些学生乐在其中,有些学生却感到事不关己,这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情况适当地调节游戏规则,让全体学生能够参与到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对游戏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把游戏的方法、规则等讲清楚,并且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详细指导。
4.注重总结和反思评价
为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和成就感,教师在游戏进行中或者在结束后公布结果,对学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多元的评价,但不应过分强调结果,以免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游戏教学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它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思维和学习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游戏教学要遵守教学原则、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游戏,并不断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游戏教学的价值和改善教育游戏。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J]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2010,5(2):282-328
[2] 福禄培尔著,孙祖夏译.人的教育[J]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1):92-136
[3] 李富菊.体育游戏教学论[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4(4):120-220
[4] 舒新城.辞海[M]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15,1378(15):154-180
[5] 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J]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