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业兵
重庆市江津双福中学校 402247
摘要:作为初中班级的教师,平日里经常处于“忙、茫、盲”的工作状态中,这是一个非常“耗电”的过程,日常忙碌的工作使很难再花精力或者静下心去研读教学论著。这似乎听起来像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但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的自我丰满,从而更好的完成教育事业。在初中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短板,如何实现立德育人,本文将在多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级;教育;班级管理
为了查找初中班级建立管理有效性,探索其积极意义,初中班级建立检查制度,并且在尝试是班干部轮岗制度,但是如何实现立德树人、德育量化考核制,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性来管理班级,是否存在真实有效的效果。下面就对建立管理制度的价值思考及探索结果作简要阐述。?
一、目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后管理概念
如果我们的政策、制度、目标是建立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那么这个事情的可操作性就非常低。因为只有极少数学生是能持续不断保持学习积极性的。学校必须削弱人的干扰因素,包括学生、老师和家长。
家长必须明确学校的动机是好的、目标是对的,才能不起反作用[1]。家长要什么:一要成绩,二要省事。所以学校要围绕着2点说服家长。举个例子,最近的活动:我们预计要用15天的时间背会300个核心词汇,词汇量的重要性说清楚。家长需要做什么?很简单,看着孩子就行,家长很省心。
(二)管理制度缺乏人文关怀
心智力健全的人不需要纪律,只有不平衡的人才需要这样的约束且乐于接受.纪律意味着学习,学习不是一种训练\模仿或顺从.学习举止态度或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就是在你的行为上,全然地注视着你自身,如果没有自由,就不可能以这中方式看待自己。学习任何事情,自由是绝对必要的。人必须有秩序,但纪律和服从演生出来的秩序就是爱的死亡。在服从中找不到秩序,只有了解到服从的混沌无序,才明白有一种如同数学中的绝对秩序。不是先有秩序才有自由,而是秩序就是自由。有一样东西带来绝妙的秩序----无须安排、服从、坚持的意志力,那就是爱。没有爱,这个被建立起来的秩序就会一片混乱。你无法培育爱,因此也不可能养成秩序。你无法训练一个人有爱,侵略和恐惧都是源自于这种训练。否定的力量是多么积极,并不是要用否定代替真理,而是否定的行为本身就是真理。看见就是做到,而你无须再做写什么。?
学校要把自我成长和个性化学习的活动坚持下来。当一阶段的学习方案已经完成后,我们就有能力做下一个活动。例如:中考必考题型50道,学生限时解,解完教师及时纠错,纠错完成了就考试。给予学生一个能激励自我成长自我进步的环节。
学生怎么搞定?胡萝卜加大棒。鼓励、激励是必须的[2]。老师要注意不要总表扬一个学生。我会要求自己每节课表扬1-2个不同学生。什么是大棒?就是考核。你不考,学生就会有投机取巧的心态。这个特别不好,有了这样的心态,学校什么都抓不起来。
(三)形式化班级活动难以促进德育的发展
学生积极性不高怎么办?学校要做到:积不积极,都得学的态度。考核就有过关和不过关的,不过关学校要有个说法。否则就不可能出成绩。
我送给大家最致命的一句话,你们要告诉家长们:这节课考核不合格,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如果家长和学校都不管、不重视,孩子就养成了投机取巧的心态。这会害了孩子一辈子。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是十几年的事情,心态和习惯一定决定了未来。家长如果不重视,老师能做的极其有限。家长交的学费,是完成教学的,不是老师来看孩子的。
有人说罚站是老师正常的批评教育手段,有人说这就是体罚。
虽然每个人都承认,学生犯错误了就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否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究竟应该怎样惩罚犯错误的学生,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就是对于老师如何管理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细则。
二、初中班级管理改进的策略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
教师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教出学生的人格。培养其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学生到学校里来绝不是仅仅需要学习a?o?e、A?B?C、x?y?z,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观点认为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帮手、“配角”,导致班干部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缺乏;从现代观点来看,班干部应是班级管理的主角,具有较强的单独行为能力的高中班干部尤其如此,班主任要当好导演,引导方向,梳理矛盾,让班干部有机会表现自我。心理学认为“实践活动在人的能力发展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利用班务日记能使班干部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表现自我的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管理能力,从素质准备上适应新时期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塑造学生成为有着高尚人格的人。
(二)落实以学生为核心的班级管理理念
一个班级,学生为全部的核心。但如何保持以学生为核心的管理措施是理念的中药表达方式。我们知道,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除了上课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规范他们的行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也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而任何管理,都必须有章可循才行[3]。交警管理交通,依据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闯红灯怎么办、逆行怎么办、车停在了人行道怎么办,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相应的交规,交警对违章驾驶员进行处罚的时候,人家难免会不服气,交警管理起来会特别困难。同样,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细则,就会陷入类似于让交警管理交通却无相关法律和实施条例的困境。其实在很多国家,对于学生犯错误后如何处理,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三)优化班级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班级管理的另外个重点在于促进班级风气的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素质。“班级是学生社会化机构,学生在班级里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懂得做人之道,通过他人的评价和自己与班级其他成员的比照,学会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因此在中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即提高自律意识和自省能力),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班务日记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具体化,并强化班级内部舆论作用,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成员个性优良的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而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中,教学与管理的作用才能互相促进,学生才能更好地懂得“做人之道”,遵守社会规范,并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结语: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其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和改进,而促使形成的班风将影响一个班级。班级的好坏,很大长度上取决于班级的班风如何。班风好的班级,大家很容易齐心协力,向好处努力,反之,班风若差,不仅学习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形成良好的班风对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可见初中班级管理,并非是一件难事,只要教师将学生放在核心,树立好人格与班风,立德树人,只是时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桂连.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实现立德树人[J]. 中国新通信, 2020, 022(006):174.
[2] 苏惠英.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策略探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9):94.
[3] 黄海涛. 关于立德树人教学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的思考[J]. 好日子, 2019, 000(015):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