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燕
云浮市第二中学
摘要:德育工作主要就是指为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等。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而德育工作同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相互配合、彼此渗透,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更加重点和突出的位置,强化班主任的主体责任。“创新思路,立德树人”,开展好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心关爱下一代的健康茁壮成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反思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反思与创新;策略
引言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根本就是德育教育,这是基础,也是贯穿整个阶段的要素。学生永远都离不开德育教育的学习,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要努力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德育的需求和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教育理念,以保证学校的德育教育能够顺畅运行。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反思与创新的意义
班主任对于学生而言,身份是多变的,在班级活动时班主任是大哥哥、大姐姐,在学生的生活中是妈妈,但是如果学生犯错误,班主任将是比爸爸还凶的角色,虽然学生会在背后议论,可是离开班主任,学生又会想念。而在初中的学习阶段,班主任要作风正派、心理健康,做好榜样,用自己日常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德育本身即含有教育的意义,班主任做好班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要坚持两个有机结合,紧紧依托“两课”教学,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内涵教育,并内化为学生内在修为和自觉活动,即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深奥的理论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班主任更要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及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习和贴近社会,从而既解决了理论教育的空泛问题,又使教育过程具体化,能够有效解决和回答学生的认知困惑问题,使德育实践得以显著增强。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缺乏形式创新
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就是表现在德育工作的形式缺乏创新。许多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来进行德育工作,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模式当中,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来接受相关的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德育工作组织开展的效果,无法真正的发挥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1.在教学思路上,没有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来对德育工作进行思考,而是运用一些老套路来进行教学,影响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2.在德育工作态度上,许多班主任对德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班主任工作只要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即可,不重视对德育工作的深入研究。3.在对自身的定位认知上,许多班主任仍然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没有同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降低了德育教育开展的有效性。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策略
(一)创新德育主题班会教育形式
在德育主题班会中,班主任需要改变传统口头宣教的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直观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育情境中认识到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例如,在以诚信为主题的德育班会中,班主任可事先在网络上搜集关于诚实守信的公益短片《懂诚信》,在班会上播放给学生看。然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共同探“为什么要讲诚信?如果一个人不懂诚信,不诚信,会怎么样”。通过这样的公益短片,班主任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诚信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品质,还能促使学生赢得别人的信赖,促进其更好地在社会上发展。
(二)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因为家长同样也是学生自身的重要人生导师,如果家长能够和学生进行积极的配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他们的问题和缺点得以及时的解决。积极通过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多元化德育教育的渠道中更好地奠定了自身品质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付出了更多有效的动力。由于班主任只能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进行学生自身素质的引导,所以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效率如何,班主任并不能进行详细的管理,而我们可以积极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去了解学生。为了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具有时效性,我们首先要了解到学生自身受到了何种物质和因素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的影响也在深入地通过网络介入到初中生的生活中。比如说市场上会经常出卖一些不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刊和杂志,而网络上也经常会推送一些诱惑初中生的不良信息和庸俗文化,虽然初中生自身知道那些文化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能否抵抗住那些错误文化的诱惑,往往我们也无法积极的全面把控。所以,通过家长与教师的积极沟通,我们要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让他们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同样能形成各种形式的抵抗措施,团结多方的力量,让他们形成更加自觉的行为选取方法。学校还可以积极为学生进行更多法治的讲座安排,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这些活动,加强自己的正义感和劳动光荣感,愿意与家长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愿意顺着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方向去使自身的成长更加的正确。
(三)德育目标细化,分层要求学生。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不能大而空。要先围绕学校的德育目标,班集体再制定小的德育目标。总体来说,七年级学生要进行入学教育,要形成良好的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得从七年级抓起,这是起始年级,至关重要。八年级学生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有部分后进生开始破罐子破摔,严重的影响到班级其他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目标明确,考取重点高中是这些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中等学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也渴望德育工作者多给予他们关注。九年级学生重要目标就是中考,中考的备考工作、心理辅导等都被提到议事日程。学生在每个年级任务不一样,每个学生个体差别也不一样,因此,德育目标要细化,分层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德育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
结束语
总之,初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做到平等对待学生,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从点滴细节着手开展德育,以此真正发挥学生德育引路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美缎.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反思与创新[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05-507.
[2]王萌萌.初中班主任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赵晶晶.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9.
[4]邱小天.中职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5]孙建蕊.保定市涞水S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研究及策略构建[D].河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