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育人 从真育德--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潘屏莉
[导读]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德育观念
        潘屏莉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  511100

        摘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德育观念建设,音乐课堂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来说比较轻松,将德育渗透其中不仅能够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还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关键词:润物细无声、高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音乐教师应该加强音乐教学方式的合理设计,丰富音乐知识并与德育有效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联系实际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通过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渗透德育。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层面
        在高中音乐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不重视音乐课,认为音乐课只是歌唱,并没有太大用处,导致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专注、敷衍的态度。在高中就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没有过多的精力学习音乐,对音乐知识的关注程度比较低,为了保证文化课的学习和成绩,大多数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过多学习音乐知识。这样一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难度增大,由于学生不愿意配合音乐教学,对音乐课堂的敷衍态度导致音乐教学难以深入开展。实际上,如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认同和支持音乐教学的开展,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课堂中,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深入分析,让学生充分明白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有效结合学生学习特征进行有效课堂设计,改变学生对音乐课的看法。
        2.教师层面
        我国在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对于音乐课的引入比较晚,导致教师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音乐教学的认可度。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往往没有深入教学研究,导致音乐教学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无法实现音乐教学的意义,严重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具体从教师角度出发造成音乐教学相关问题的原因如下:(1)教师自身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足,没有领悟到音乐教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导致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固定,教学内容缺乏新意。(2)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关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条理清晰,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就目前我国音乐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缺乏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开展教学前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适的因材施教,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德育是现代高中生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有一定理性思维,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德育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因此,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德育观念建设,音乐课堂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来说比较轻松,将德育渗透其中不仅能够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还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教学的深度,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德育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如影随形的部分。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成熟,为了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渗透,不应该过度干涉或强行教育。
        三、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1.课堂设计渗透德育
        为了使德育在音乐教学中有效渗透,教师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学方式的合理设计,丰富音乐知识和德育的有效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联系实际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在进行音乐课堂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导言、故事、图画、视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引导学生深入音乐知识学习。例如,在进行《长江之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画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利用多媒体播放长江的视频,引入合适的引言,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歌颂中国母亲河长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视频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深入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具有一定的表现欲。除了音乐课堂外进行合适的音乐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多重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音乐课外活动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合唱团,参加合唱比赛和相关演出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体会到整体和谐所呈现的美感,让学生认识到团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教师素质渗透德育
        音乐教师需要加强对自身工作职能的认识,认识到自身音乐教育和传播知识的任务,做到以身作则,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身具备培养学生德育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音乐知识,能够对音乐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解读,具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使音乐教学和德育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在近几年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比较深,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促进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德育完全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进行合适的教学引导,对音乐课外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丰富音乐知识的呈现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德”如影随形”,育”润物无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8(05):222.
[2]陈海玲.以艺育德,以德促学——关于中学音乐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步尝试[J].文教资料,2017(10):123-124.
[3]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