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胡静
[导读] 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课程标准重
        胡静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三丰阁小学 723000
        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课程标准重要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限制,他们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存在一些局限,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策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解决问题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引言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小学数学老师大多没有认识到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没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六年级学生,面临小升初考试,六年级数学老师更多的是教给他们解题方式,甚至是解题的套路和模板。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分数的提高并不是相对立的,通过科学有效的落实,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是事半功倍、效果惊人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角度。在实践教学中,有很多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形式,如,图表,图文等各种呈现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引人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刺激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起点,这也是教师教学目标制定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起点,这也是帮助教师定位教学目标的好方法。当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他们会慢慢地习惯这种教学方式,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数学问题的素材,使数学素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实现现实生活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有些学生因为理解不了题目意思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题方法,所以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不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和检查问题,让学生将自己视为情境中的主角,体验问题表现出的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问题的实质。所以,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的含义,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材中编排的大量情境图,如分水果、运动会、小游戏、商店购物等,为解决问题的教学提供了具体而丰富的生活情境。教师从熟悉的现实背景中引出数学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明白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但是,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学生不能完全熟悉和理解所有的情境,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内容后,我展示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工具,篮球、乒乓球、盆子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来,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圆形并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从而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建立小组,促进合作协同
        合作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便捷通道,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当掌握良好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通过将学生合理地分组搭配,刺激学生的探索意识,让他们的思维在相互配合与交流中碰撞,从而得出更优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还能找到同类型问题的解决规律,从而掌握问题转化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小数运算时,笔者就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将其划分为4人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能力比较均衡。然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如何使0.9×0.02的运算变得更简单?学生立刻开始在小组中讨论,纷纷展示自己平时的计算方法。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一种以新化旧的思维转化方式,将原本的小数运算问题,转化为9×2的自然数问题,再依据其小数位数,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合作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了新的见解,还锻炼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达到了多重效果。
        (四)注重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増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强调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回归测量、绘图、会计和教学等活动,而且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更容易获得数学,从而提高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感,提高对从小应用数学的认识,并强调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应用问题教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但是,实践教学跟踪往往不尽如人意。a)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掩盖的数学问题,学生必须消除对更多行动信息的干扰,将其抽象为数学问题;解决此问题所需的已知条件必须由学生自己寻找、识别,并且通常由一个问题的多个答案来解决。因此,回答问题的技能不必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五)课后总结,归纳提升
        真相只有一个,答案也只有一个,但破案手段很多,解题方法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小升初的考试,许多教师往往会教给他们“提分宝典—解题套路和技巧”,只有遇到这类题就可以直接套用模板。不能否认总结规律也十分重要,但不能太过于肯定。只有一种套路往往会封杀学生的其他解题方法,限制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的同时,也会使他们丧失对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追求,这样对解题提分尚有风险,更无法起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因此课后要及时总结,肯定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是一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制定系统、有针对性和循序渐进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案,将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问题的解决纳入一个过程,使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同时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相协调。月积月累,深信学生总会变胖瘦,真的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什么
参考文献
[1]韩华方.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育[J].华夏教师,2018(36):45.
[2]陈春华.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74-75.
[3]文晓华.论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J].才智,2018(21):93.
[4]商晓玲,朱艳仙,张永妮,张磊,向福林.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353-1357.
[5]蒋梦颖.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