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高敏
[导读] 受到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成为了重要的教育工作任务。
        高敏
        山东省济南市友谊小学  250014
        摘要:受到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成为了重要的教育工作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科学运用自我管理模式,转变学生错误的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增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本文通过将利用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自主管理模式;小学生;德育发展
        引言:对于小学生来说,被看作祖国未来的希望。近些年以来,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由此使得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旨在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基于增强对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目的,要求教师合理利用自主管理模式,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注重训练学生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当中,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确保了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利用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注重班级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
        一般而言,进行小学生班级管理的时候,教师会为学生安排好一切事务,使学生们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最终的班级管理效果也并不理想。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完全听从老师的管理计划,缺少自主意识。一些班级中的干部则是教师的得力助手,难以体现出自我的想法和意愿。所以,基于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效果的目的,教师应该注重班级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加大对班级管理方式的改革力度,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当中,班主任老师需要下放自己的权力,积极引导学生们主动参加班级管理活动,针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实现对自我的评价与管理,提高对自身言谈举止的规范程度,达到增强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1]。
        比如,当进行小学班干部选举会议的时候,以往班干部的人选明确均依靠老师进行指派,为了弥补此种方式的不足,可以交给学生们自行选举投票,最终完成班干部选举的任务。不过,由于学生们受到从前固定思维方式的限制,尽管学生们自行选举存在民主性特征,不过依然表示老师给予最多称赞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能够担当班干部。显而易见,受到此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容易造成选举的班干部名不副其实的情况出现。比如,选择那些学习优异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其并不能胜任该职位。由于体育委员在身体素质与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需要由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激励,开展公开竞选活动,使学生们掌握竞选的公平性,为学生们创作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均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积极开展主题型班会活动,发挥出自主管理的作用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教师应该开展主题型班会活动,以便充分发挥出自主管理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们参与到不同类型的班会活动当中,丰富自主管理的内容。而班会属于典型的班级集体活动类型,一般应该明确主题内容你,旨在处理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不同难题,要求每一位学生均可以提出个人的建议。具体组织班会活动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们自行明确主题内容,并且结合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2]。实际上,在主题班会活动当中,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到其中,能够分别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意见,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完成针对不同难题的处理任务。通过借助主题型班会活动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们意识到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有利于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终,依靠班主任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增强自主管理的效果。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探究与分析,从中可以获悉,积极开展主题型班会活动,有助于发挥出自主管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想意识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想意识,教师需要为学生们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置身于活跃的学习氛围当中。基于此种环境当中,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体来说:第一,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科学地引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且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肯定校园文化。第二,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当中,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当作依据,引导学生们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利用校园文化中一些积极的思想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帮助,有利于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积极组织相关体育运动的活动,将自我管理当作主题内容,从而评选出校园文明标兵,提升学生的自主思想意识,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的目的[3]。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系统思考和分析利用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将利用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上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注重班级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积极开展主题型班会活动,发挥出自主管理的作用、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想意识。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得到有关小学德育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借鉴和帮助,以便充分发挥出自主管理模式在小学生德育教育过程当中的良好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帅铃铃,张新华,张明德.如何利用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J].新课程(教研版),2018,120(122):320-322.
[2]冯景南,叶丽芬,李红艳.创设德育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行动研究”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9,177(163):130-135.
[3]郭庆禄,赵馨诚,李明辉.实行班级自我管理,引导学生自主育德——小学生自我管理活动的几种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117(113):18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