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李淑娟
[导读] 国内如今时期所开展的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所有学生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李淑娟
        平泉市第二中学067500
        
        摘要:国内如今时期所开展的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所有学生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而所有学生之间都是有着很大差异的,这就需要老师秉持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若是想让不一样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收获,老师就能够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情况的差异来开展分层教学,不仅可以让基础较高的学生切实体现出自己的潜力,还可以让学困生紧紧跟上老师的步伐,真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行,怎样更好的对素质教育进行改革,怎样让学习能力不一的学生全方位发展就变成了初中英语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分层教学就可以更好的满足这一要求。所以,老师一定要将分层教学引入到初中英语课堂上,切实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能力制定授课内容,进而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为即便是同一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彼此间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量甚至是基础能力也是有很大差异的,若老师仍旧用老旧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手段去对学生进行教导,那么就必定无法满足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而能力偏低的学生却不能跟上老师讲解的速度。开展分层教学,老师就能够对授课内容进行分层,由表及里、依次递进,切实让所有学生都富有充足的兴趣和积极性去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并达成自主学习。比如,在讲解“This is my sister”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按照考纲对考点的要求和教材的难易度,老师就可以将授课内容划分成三种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尤为基础的英语知识,像是单词sister、mother、father、parent、brother等等,短语his aunts and uncles、my four friends、these two girls等等,这一个层次的知识需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完全掌握。第二个层次则是每一单元的重点或者是难点知识,像是每节课当中的新语法:指示代词this(This is my map...)that(That bird is yellow...)等等,这就需要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达到熟练使用的水平,学习能力平平的学生可以基本掌握、吸收、巩固以及提高,学习能力偏低学生应当有一个浅层的了解。第三个层次就是重难点知识,课本以及练习题当中的某部分知识点也是有着不一样层次的,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可以不用完全理解和掌握,学习能力平平的就应当有一个最基础的了解,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必须要突破重难点,进而为后续的学习铺垫牢固的基础。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分层教学首先就需要老师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甚至是潜在能力来将他们划分成多个彼此能力相近的群体开展区别对待。

在老师所开展的分层教学中这部分群体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发展。对学生做好合理的分层不仅是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个步骤,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比如,老师在整个班级内根据学生的真实能力开展划分,然后在小组内将所有学生划分为甲、乙、丙三种层次,每一个层次都要有两名学生。甲层次就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其能够扮演老师的小帮手,这些学生对于任何知识了解的都十分快速,其能够辅助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将本堂课的知识完全掌握。乙层就是学习能力平平的学生,他们十分腼腆内向,但事实上却有着充足的潜力,只是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就需要老师借助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促使其朝着甲层次的学生发展。丙层次就是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对学习没有太大的积极性,或者是基础并不是很牢固,往往无法跟上老师讲解的速度。因此,老师就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分组或者是在组内进行分层,寻找到不一样的授课方法,来达到预期的授课效果。除此之外,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层次性。老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所有内容,全面对学生进行分析,并对教材做好重组,切实按照学生的不一样能力,来制定出契合他们的授课方式,进而增强最终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
        三、对提问进行分层,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上,有效的创建问题情境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是增强授课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借助问题情境提高授课质量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问题的设置做好分层,大部分老师都喜欢在课堂上对学生们提出一样的问题,接着让每一位学生都针对此种问题开展思考,如此一来,就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些学生,更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同学。所以,老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等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在讲解“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节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提问:“I want to join the club当中join是什么词?其表示什么?有着怎样的意思?”等等,然后让这部分学生针对此种问题开展讨论并进行仿写。对于学习能力平平的学生来说,老师就要对其提问:“Can you play the guitar当中的can是什么词?能不能单独做谓语进行使用?”同时让这些学生掌握summer camp、rock band、talent show等等词语。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老师就要对其提问:“What can you do?I can dance是什么意思?你想加入什么俱乐部的英语应该怎么说?能否根据这一句式做出仿写?”等等。如此一来,必定会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营造出活跃放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更加容易的理解重难点知识,并为后续的学习铺垫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老师若是想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增强最终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满足所有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让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就一定要将分层教学融入到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上,真正构建出高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欧阳少.关于主题意义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2020(25):6.
    [2]杨兆东.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J].读写算,2020(16):73.
    [3]陈园园.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J].校园英语,2020(2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