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融入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于甜甜
[导读] 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于甜甜
        安丘市明德学校  
        摘要: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对于学习经验还不足的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以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弱化生物的教学难度,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生物课堂知识的探究中来,以此实现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加快完成构建中学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任务。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融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物;多媒体资源;融入
引言
        有效地将多媒体资源应用在中学生物的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物教师要重视课堂的信息化教学,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手段,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助力生物课堂的高效施教,为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一、将多媒体资源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含义
        多媒体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通常包括多媒体和网络信息使用,教师利用这些东西来准备课程。整合是指通过互动来发挥最大价值的事物的整合。多媒体资源和生物教学的整合应该包括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将学生有机地融入课程中,他们必须具备最佳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热情。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发展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在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中学生物教学应用多媒体资源的必要性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生物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能够将静态的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动态输出,利用集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直观呈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为学生创设了更加丰富的学习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精力和思维集中于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生物学科的学习中。
        (二)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由于生物科学的知识面较广、信息量大,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时通常会感到很吃力,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以“灌输式”抽象的讲解为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可以通过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抽象、复杂的生物知识加以形象化、简单化,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中学阶段的生物学科中包含大量的实验探究内容,并且大多数实验进行时间较长,而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教师在课堂中不可能对每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受限于课堂教学的场地,教师也无法对实验进行具体演示。基于这样的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生物规律的变化,从而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更加直观地感受生物知识。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融入策略
        (一)使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一些版本的教材中,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对技术上的支持也要求高,需要很多实验道具。然而,教师不可能将教科书中提到的实验和设备带入课堂。或是教师可以提供这些游戏道具,但由于某些实验会受到季节和外力的影响,因此无法保证可以为每个实验提供正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是生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在中学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直觉感知和学生的生活运动规律也有重要影响。生物课堂上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实验的教育价值发挥,而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与新课程相对应,其思想是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
        (二)为学生构建系统化的认知体系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呈现,这可以启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思维导图与多媒体课件结合起来,为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在课堂教学结束或者单元总结乃至期中期末复习过程中,教师都可以依托多媒体技术,结合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基于自身的生物知识体系,弥补学生因自己归纳总结而造成的不够全面现象。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生物知识的总体构架进行呈现,然后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师呈现的总体框架进行不断完善,增强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程度,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知识的深刻印象,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扩大信息网络教学平台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尽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但学生与老师之间还是很少进行有效的互动。显然,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但是学生的基础或性格不一样,导致学生害怕在课堂上提问,因此老师在了解那些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时,无法得到正确答案,无法实现更有效的教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成为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诸如聊天和电子邮件之类的新交流模式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交流,这种非常私密的交流也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当众提问的局促感来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支持。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很难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还无法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教师可根据生物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情境中更好地去理解生物知识,进而保证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小节内容时,首先,中学生物教师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对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展示,在展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中学生物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结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进行形象化和有条理的展示,让形象具体的讲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助力生物课堂的高效施教。最后,中学生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对应的练习题目,并借助随机数生成软件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课堂提问,进一步地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
结束语
        新时代的中学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与时俱进地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单一乏味的低效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为生物课堂教学增添更多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生物课堂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保证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生物课堂教学任务,推动中学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梁文雄.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127+129.
[2]刘炼.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9(07):20.
[3]唐士婷,韦艳艳.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融合视角的教学互动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9(21):97-99.
[4]杨杰,李玉中,王志新.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2):116-118.
[5]索文堂.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8(34):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